小珠山位于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镇塘洼村吴屯西侧,位置为东经122.35°,北纬39.18°,最高点海拔约28.6米,南连丘陵台地,东临长寺山,西靠鸭子沟老虎山,南北走向,长100米,东西宽50米,植被以槐树为主。
小珠山遗址于1960年代初文物普查时在小珠山东坡上发现,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贝丘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剩馀抛弃的贝壳为特徵。贝丘遗址多分布在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文化层中包含贝壳、各种食物的残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反映了海岛或河流沿岸以捕鱼为生的生计模式。
小珠山遗址地势为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南北长约100、东西宽约50米。1970年代末在长海县小规模试掘小珠山、上马石、吴家村、蛎碴岗、南窑等遗址,并将以小珠山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小珠山文化”,把辽东半岛的新石器文化划分为小珠山上、中、下层文化,首次建立了辽东半岛新石器文化序列。2006年至2009年再次发掘,把小珠山遗址由过去的三个文化划分为五个不同文化,其年代为距今7000年-4000年。
经发掘,发现房址、灰坑、野外灶址、野外柱洞等贝丘聚落遗址,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遗物。遗址还出土大量的牡蛎、海鱼等贝类遗存和网坠、鱼钩、鱼卡、鱼鳔等遗物,说明岛上的先民在7000年前已经过着以渔猎经济为主的生活。2013年5月,小珠山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