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7年高句丽时期称扶余山,元代称五龙山,明代称靰鞡山,近代始称五女山。
五女山之名,源于唐代传说,相传古代有五女屯兵其上,因而得名。关于五女山的得名,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五位女子,屯兵山上,杀富济贫,一天,官兵前来围剿,五女誓死不降,后被官兵残杀在山上。人们为了纪念这五位女子,于是把这座山叫做了五女山。当然,这只是传说。有人考证,高句丽初期,桓仁地区又叫卒本夫余,五女,可能是夫余的音变。
长白山余脉 异峰突起 雄伟壮观
五女山,地处长白山余脉,距县城东北8.5公里。东南与辽宁最大水库桓龙湖相接,西以刘家沟村哈达河为界,北与窄沟公路毗连,保护区面积24平方公里。
五女山异峰突起,雄伟壮观。山之形状,由西、南方向远眺,主峰呈长方体,状似城池。由东仰望,山峰鳞次栉比。山之南端,百丈悬崖,险不可攀。海拔最高处北端山峰,高804米,最低处为月牙关,高777.4米。主峰南北长约2000米,山顶平坦处,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110米-200米不等。
山上草丰林茂。动植物种类繁多,原始生态平衡。气候四季分明、冷凉温润,多有云雾。年平均气温6.5℃,年均降水量856毫米。每年5月-10月,风和日丽,为观光旅游最佳时节。
五女山山城 高句丽王国开国第一都城
五女山,因山上有城而著称于世。五女山山城,史称纥升骨城,汉建昭五年(前34)高句丽始祖朱蒙所建,为中国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王国开国第一都城。出土文物表明,新时器时期,五女山上便有人类活动。青铜时期、两汉、隋唐、辽金诸代,出土文物数以千计,尤以高句丽时期为最多,诸多文物均为稀世珍宝。
1963年,五女山山城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五女山山城考古发掘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2004年,五女山山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2024年,五女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