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决战决胜 勇于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重点发布在“全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攻坚突破”和“全力在建设文化强市上攻坚突破”两个赛道的任务部署及举措。
20项任务49条举措兜牢民生底线
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刘辉介绍,2024年沈阳首次荣膺2024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牡丹社区学习型社区建设经验全面叫响,“健康沈阳进社区、便民服务暖人心”入选健康中国实践优秀案例,成为全国48个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之一,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今年,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等单位,就2025年民生福祉赛道提出了20项任务、49条具体举措,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决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实施舒心就业,优化“沈阳业市”服务平台功能,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就业支持计划,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培育具有示范效应的创业工作站20家。力争在全国率先推行劳动争议裁审衔接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就业创业17万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稳步推进幸福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力争新增优质公办幼儿园学位1.3万个、普惠性学位3000个,培育25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争创2所省级特色普通高中。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在城市培育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60个,在农村满足送课条件的村屯幸福教育课堂力争全覆盖。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加快打造健康沈阳,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破1万人次,建强80个乡镇卫生院,对1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更新改造。开展“国粹岐黄 健康沈阳”中医药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打造“安心托育”服务品牌。落实“体重管理年”行动,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深入实施“出门就健身”惠民工程。
全力做好品质养老,确保高龄津贴按时足额发放,实现困难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愿享尽享”。持续扩大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实现品质养老社区培育率达到100%。全面提升机构养老专业支撑能力,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项目力争年底前培育不少于20个,星级养老机构占比达到80%,建设“盛情康养”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举办银发经济博览会。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失业、养老等保险覆盖面,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专项行动。分层分类开展社会救助,合理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标准,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开展“四季护航 爱暖沈阳”救助管理专项行动,建设临时救助引导点26个,成立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培训基地。
党建引领多元聚力,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幸福新社区”建设。
让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打造文体旅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凯介绍,2024年沈阳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旅广电局、市体育局,以及相关部门、各地区,统筹推进文化强市专项行动,推动沈阳荣膺“双晚之城”,文旅火爆“出圈”,全市接待游客首次突破2亿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消费2000亿元,各项赛事拉动体育产业消费19.28亿元,创历史新高,沈阳获评“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全国十大夜游热门城市”“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外国游客热衷的十大国内目的地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5年,沈阳将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赋能作用,在辽宁文体旅融合发展工作中勇立潮头、争当先锋。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紧扣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沈”品牌,让沈阳故事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力求显著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使文明和谐成为城市的底色,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文明风尚。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聚焦文艺精品创作,努力创作出更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同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在文化产业方面,将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等新兴业态,构建更加完备的产业链条。在文体旅融合方面,力争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0亿元,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400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速达到6%,把文体旅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沈阳市将打造东北领先、全国一流的融媒体技术平台,实现省、市、区县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擦亮“国际沈”名片,大力推进东北亚国际传播中心建设。举办“红迹沈阳”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提质升级,开展“文明实践+”系列工程。实施文艺创作“攀登计划”,修订文艺精品工程实施细则,完善奖励扶持政策,创作打磨《先声》《铁花》等精品力作。举办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沈阳旗袍文化季等具有沈阳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推进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调查、沈阳故宫古建筑修缮等重点项目。优化图书馆、城市书房等阅读空间的运营模式。推动文化企业“升规入库”,力争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500户,营业收入突破450亿元。打造创意设计、数字印刷出版、动漫游戏及影视制作等10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开展文旅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0个以上,全力推进老北市、中山路历史精品街区提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滑雪巡回赛——沈阳东北亚站比赛、沈阳马拉松等一系列高水平国内外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