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书、投保书、保险条款上总有各种“期”,它们什么意思?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名词解释吧:
缴费期:简单说,就是要花多长时间把保费交完。缴费可分为趸交和期交,趸交即一次性将保费交完,期交可细分为月交、季交、年交。
保险期间:保险合同载明的保险责任开始到终止的时间。tips:同一份保险单上,主险和附加险的保险期间可能不同。
犹豫期:自签收保单次日起的若干天内,投保人申请解除合同,可无息退还支付的全部保费(不排除收取手续费或工本费的情况),通常为10-20天。tips:不是所有保险产品都有犹豫期。
宽限期:如果选择分期支付的保费,但在约定支付日未支付(首期保费除外)的,自次日起计算宽限期。宽限期内出险,保险公司仍然承担保险责任,但会在给付保险金时扣除欠交的保费。宽限期一般为60天,超过宽限期仍然未支付保费的,保险效力终止。
等待期:常见于重疾险和医疗险,合同生效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也不承担保险责任,也称为观察期。设置等待期是为了防止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比如已知身体情况异常,大概率将发生保险事故,但仍隐瞒身体状况并投保的情况。
(上文描述仅用于帮助理解各类保险名词的意义,不代表您实际购买产品的保险责任,具体保险责任请以保单载明为准)
来源: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