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女士2018年投保分红型年金保险产品,年缴保费2万元,已连续缴纳6年。上网时,王女士经常刷到自媒体主播发布一些关于保险的负面信息,久而久之萌生了退保念头。但了解到退保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王女士希望在不承担损失的情况下将保单变现,于是通过网络联系到从事非法退保业务的代理人员。该黑产代理人员向王女士承诺能全额退保,王女士便按照对方要求将身份证复印件及只有自己签名的空白纸邮寄给了对方。
半个月后,该黑产代理人员来电称与保险公司沟通顺畅,保险公司已同意为王女士全额退保,但需王女士预先支付退保金额20%手续费,王女士在支付手续费后却再也联系不上该代理人员。
案例总结:近年来,以“全额退保”“专业维权”为幌子的非法代理退保行为频发,部分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不仅扰乱保险市场秩序,更给消费者带来多重风险隐患。非法代理机构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敏感信息,消费者被骗取钱财的同时可能还会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和电信诈骗的风险。
华泰人寿铁岭中支提示您:
一、防范非法代理退保的“三不原则”
不轻信非官方渠道信息
对“全额退保”“高收益理财”等宣传保持警惕,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客服热线或营业网点核实业务真实性,避免因贪小便宜落入陷阱。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重要证件,勿向陌生人发送验证码或转交原件。如遇可疑情况,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不参与非法维权活动
若对保险产品有异议,通过保险公司协商、监管部门投诉或法律途径理性解决,勿受“代理维权”话术蛊惑,避免卷入违法活动。
二、理性退保的正确选择
评估退保损失
在长期寿险合同未到期时,如果投保人无合理理由选择退保,通常仅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而该现金价值可能显著低于已缴纳的保费总额,因此投保人退保前应谨慎权衡经济利弊。若因缴费压力而考虑退保,建议先向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咨询是否可通过减保、保单贷款等其他方式来缓解财务压力,以避免因退保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优先保留保障
若发现所购保险产品与自身实际保障需求不匹配而打算退保,建议消费者优先配置符合自身需求的新保险产品,待新保险产品的等待期结束后,再办理原保险产品的退保手续,避免保障“空窗期”。
正规渠道操作
办理退保业务时请通过保险公司官方APP、客服热线或前往保险公司线下柜台等正规渠道进行操作,切勿委托不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代办,确保退保流程透明、安全且可控。
来源:华泰人寿辽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