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凌晨五点,当新春的第一缕晨曦还未染红天际,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急诊手术室里依然明亮如昼。卢春光医生轻轻按压着酸胀的太阳穴走出术间,这已经是他连续处理的第6例眼外伤急诊——从除夕夜接班开始,此起彼伏的急诊呼叫就再未停歇,这是每位眼外伤医护人员再熟悉不过的“春节节奏”。
“医生,快看看我儿子的眼睛!”伴着焦灼的呼喊,一位母亲搀扶着满脸泪痕的男孩冲进病房。掀开被血水浸透的纱布,卢医生的眉头骤然收紧:右眼睑严重肿胀,角膜混浊,这是典型的鞭炮爆炸伤。“马上准备急诊手术!”温声安抚家属的同时,他已利落地开出术前医嘱。这样的场景,在每年春节的眼外伤病区总要重复上演。
手术室的电子钟刚指向早7:00,李秋实医生清亮的声音已从电话传来:“卢哥,我提前来接班”!这对并肩作战十余年的战友早已形成默契——每逢春节排班,他们总会主动延长值守时间。当李医生踏着晨霜赶到病房时,卢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最后的结膜缝合。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中,两位"光明卫士"完成了一场光明的接力。
这份守护从不因疲惫停歇。李医生刚为前一位患者盖上敷料,急促的电话声再次响起:又一位中年男子被烟花爆竹所伤,鲜血正从捂眼的指缝间汩汩渗出。消毒、清创、显微缝合...无影灯下的身影始终挺拔,因为每个动作都关乎着患者能否重见新春的朝阳。
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全年无休的眼外伤诊疗中心,这里的春节时刻表永远以分钟计量。仅今年除夕至初三,病区就收治了15例眼外伤患者,其中鞭炮致伤占比超七成。从门急诊到手术室的无缝衔接机制,让患者能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完成处置。
“别人守岁,我们守光明。”眼外伤中心主任徐丽在晨会上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四院眼科人的心声。当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时刻,这群"光明守护者"正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新春的意义——他们手术台前的彻夜坚守,是最动人的新春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