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沈阳体育,奋楫笃行,喜撷硕果。从竞技赛场跑出加速度,到全民健身热潮涌动,从文体旅融合消费场景的拓展,到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沈阳体育发展的多维价值全面展现。一张张“答卷”喜人耀眼,绘就2024沈阳体育精彩画卷。
展望2025沈阳体育,梦想之路,虽远必达。锚定建设体育强市目标,长远布局、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擘画发展蓝图,续写体育辉煌,不断开创沈阳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沈阳体育汇聚蓬勃力量,昂首阔步启新程。
2024年“成绩单”关键词
新局面、新台阶、新步伐
新动能、新突破、新活力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体育局抓赛事增活力、建场景促消费、优服务惠民生,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为沈阳当好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排头兵贡献“体育力量”。
▶积极筹备“十五冬”
冰雪运动开创新局面
打造“双运之城”,推进“十五冬”筹备工作,积极申请承办“十五冬”绝大部分冰上运动项目和部分雪上单项赛事,助力我省筹备“十五冬”。与此同时,市体育局贯彻国家关于发展冰雪经济部署,研究制定《2024年以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实施方案》,为沈阳打造冰雪运动活力之城和辽宁建设冰雪运动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冬季的沈城呈现出赛事活动遍地开花,冰雪运动“热力十足”的繁荣景象。先后举办2023-2024全国青少年滑雪系列赛(沈阳站)、第二届“振兴杯”沈阳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全国青少年U系列女子冰球锦标赛(U12组)等省级、国家级青少年冰雪赛事。竞技赛事带动大众冰雪活动广泛开展,市体育局精心组织冰龙舟赛、市民冰雪运动会、国际冬泳邀请赛等大众活动200余场,吸引近200万人上冰雪;2023-2024冰雪季,沈阳四大滑雪场接待游客74万人次、营业收入8500万元,真正实现“冷资源”做成“热经济”。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再登新台阶
积极推进体育项目建设,2024年共储备野行派体育公园、双韵体育产业园等较大规模文体旅融合发展项目7个。持续推进“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工程,安装各类健身器材297套(个)。启动沈北蒲河廊道公园、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2个智慧体育公园智能化改建,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化的健身服务。
2024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提前达到全国水平。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成功承办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开幕式。成功举办第十四届龙舟大奖赛、第六届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2024沈阳马拉松、第七届沈阳赛艇公开赛等自主IP品牌赛事,全市举办“一区一品牌、一地一特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360余场次,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5.1%。
▶承办高端体育赛事
竞技体育迈出新步伐
2024年,多场高端体育赛事吸引全国体育迷汇聚沈城。沈阳首次举办国际A类竞技型赛艇赛事2024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和全国最高级别羽毛球赛事2024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承办2026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中泰关键战”、巴黎奥运会中澳女篮对抗赛、2024CFA中国之队国际足球邀请赛等国际级重大赛事,为打造体育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依托现有场地资源和后备人才基础,合作共建国家少年女子曲棍球队和国家少年竞走队。在市体校举办2024年田径后备人才竞走项目训练营暨竞走项目国少队集训营,带动沈阳竞走项目跨越式发展。以“中国最美城市静水赛道”吸引国家赛艇队来沈驻训,获评“国家赛艇队备战巴黎奥运会转训基地”。
▶助力文体旅融合发展
体育产业再添新动能
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和旅游强市的目标定位,按照“文化赋能、体育牵引、旅游带动”的工作要求,市体育局研究制定体育领域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打造“跟着赛事去旅游”品牌,支持引导全市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进高校、进乡村,打出“体育+文旅+消费”组合拳,以文体旅产业新场景激发消费新增长点。2024年,全市各项赛事活动、体育用品销售、场馆营业收入等累计拉动体育产业消费19.28亿元,为沈阳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体育交流与合作,举办电竞大赛、龙舟邀请赛、武术文化节、街舞大赛等18项沈阳都市圈精品赛事,促进沈阳都市圈文体旅交流发展。
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夯基垒台。2024年沈阳体彩销量达到创纪录的25.83亿元,年度筹集国家省市三级体彩公益金突破6亿元,国家省市三级体彩发行费突破8000万元,省市体彩共同为沈阳地方纳税超过8000万元,各项指标均实现历史突破。沈阳体彩销量从2020年11.72亿元到2024年25.83亿元,近五年以年均30.07%的速度实现快速增长。全市3800多名从业人员也用实干实绩为沈阳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贡献出“体彩力量”。
▶深化足球领域改革
三大球振兴取得新突破
促进全市足球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青训国际交流合作。市体育局积极推动与塞尔维亚红星足球俱乐部青训合作,选派我市U13青少年足球队前往塞尔维亚冬训,选聘8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足球教练来沈指导沈阳青少年足球队,选拔和培养足球精英后备人才,提升足球项目的整体竞技水平。
2024年,沈阳三大球运动硕果颇丰。沈阳历史上首次在同一赛季迎来CBA篮球联赛、中甲足球联赛、男排超级联赛三大球联赛主场。
◆支持辽宁男篮卫冕CBA总冠军、实现三连冠;
◆协调做好中甲足球联赛沈阳赛区主场服务保障,辽宁铁人队最终排名本届联赛第四位;
◆支持辽宁沈北禾丰女足中甲夺冠,成功冲超;5名沈阳女足队员入选辽宁队;
◆2024CFA中国之队国际足球邀请赛(U16“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促进民心相通品牌活动”全国重点项目。
▶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
青少年体育迸发新活力
2024年初,市体育局创新开展区县(市)校长团“体校一日游”系列活动,先后邀请200余名校长相继走进市体校、市陆校,由此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破解“双向互需”的瓶颈制约,令“双向奔赴”的沈阳体教融合发展模式呈现新活力。此外,在30余所学校开展了教练员进校园活动,培训体育教师、在校学生3000余人,巩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
◆全年开展沈阳市青少年冰雪技能培训营22期,为1200余名青少年免费提供滑冰、滑雪培训;
◆举办2024年“奔跑吧·少年”沈阳市校外体育服务驿站培训营和夏季冰雪培训营活动,为青少年提供足球、篮球、击剑、棒垒球、滑冰、滑雪等13项运动比赛和17项校外体育服务驿站培训营,全市超2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
2025展新篇关键词
新担当、新作为、新业绩
新成效、新热潮、新高度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是筹办“十五冬”、备战省运会关键之年。锚定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目标,市体育局将聚焦“三个转型”,坚持“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抓重点”,着力打造“双运之城”和国家赛艇夏训基地,积极争创“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和“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群众体育
惠及民生
持续实施“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工程,2025年计划安装健身路径1500件,为群众健身提供更丰富的体育设施。在沈北新区、辽中区建设2个智慧体育公园,确保我市智慧体育公园达到5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强体卫、体医融合,实施“运动促健康”行动,建立2个沈阳市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为群众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运动健康评估,开具运动处方。推进科学健身指导向基层延伸,打通公共体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竞技体育
增光添彩
抓好省运会备战训练,精细化统筹传统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短板项目备战队伍的训练管理。坚持“开放办赛”,深化与高校、俱乐部、企业等社会力量合作,共同组建滑冰、滑雪、花样滑冰等多支冰雪运动队伍,做好第二届省冬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丰富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力争2025年社会化合作项目达15项以上。加强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改造完善硬件设施,力争创建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不低于3个。持续做好国家少年女子曲棍球队、少年竞走队和辽宁省少年体操队、女子篮球队等合作共建。
冰雪运动
掀起热潮
优化完善“十五冬”沈阳赛区竞赛项目布局,全力做好沈阳赛区各项筹办工作。围绕打造“双运之城”目标,精心策划2024-2025年冰雪季全市冰雪赛事活动500余场次。其中——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滑雪巡回赛、中国男子职业冰球联赛等高水平赛事,已在年初相继落地举行;
◆冬泳邀请赛、冰龙舟大赛、“振兴杯”沈阳青少年冰球邀请赛等品牌活动,正陆续亮相;
◆第二届雪地足球村超联赛、北陵公园冬季冰雪嘉年华、铁西拾壹烟花小镇冰雪嘉年华、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法库财湖冬捕节等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好戏连台。
结合冰雪赛事活动发放300万元体彩惠民消费券,以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旅游,激发冰雪经济活力。
体育产业
创新高度
持续以高品质体育赛事带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力争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450亿元。持续打造以CBA辽宁男篮、中甲辽宁铁人队、中超辽宁沈北禾丰女足为核心的三大球职业赛事“黄金主场”,将竞技“流量”转化为旅游“留量”、经济“增量”。
◆申办承办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CFA中国之队国际足球邀请赛、ITF国际网球邀请赛等国际级赛事,积极争取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2025全国羽毛球冠军赛、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分站赛等更多“国字号”赛事落户沈阳;
◆精心培育沈阳马拉松、“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沈阳赛艇公开赛等高品质国际化自主IP品牌赛事;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计划举办市民运动会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600场(次);
◆支持引导体育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进高校、进乡村,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青少年体育
守正创新
市体育局将会同市教育局通过学校申请、区县(市)推荐,综合评选我市新周期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充分发挥体教融合优势——
◆抓好与17所学校合作共建后备人才梯队训练管理工作;
◆抓实与学校、俱乐部合作,共建64支三大球后备梯队,共同培养三大球青少年后备人才;
◆做好8名塞尔维亚足球教练在沈执教服务保障,提高全市足球青训质量。
体育文化
绽放光彩
深化沈阳都市圈文体旅一体化协同发展——
◆共同培育和举办沈阳都市圈电竞大赛、篮球邀请赛、龙舟邀请赛等更丰富优质的品牌赛事;
◆扩大体育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我市面向东北亚对外开放区位优势,强化与日本札幌市、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等国际友城的体育交流,促进优秀体育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