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1月,沈阳市辽中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5.9亿元人民币。12月4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辽中区介绍该区打造沈阳对外开放桥头堡情况。
辽中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晓波介绍,辽中区积极落实辽宁省、沈阳市向北开放的工作部署,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定目标,抢机遇,发展新优势更加凸显。在战略定位上,将园区规划建设与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紧密结合,立足辽宁省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沈阳市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定位,将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建设成为“东北全面振兴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支撑地、创新示范区”。在功能定位上,聚焦辽中区装备制造及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节能环保、保税加工及现代商贸物流四大主导产业,将园区定位为辽宁向北开放陆海链接战略枢纽、辽宁对俄经贸合作服务创新示范区、沈阳都市圈“保税+”产业集聚平台。在规划布局上,形成了“两核两轴、五区联动”的空间布局,在起步区、推进区、拓展区梯次推进、分批建设。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已经从规划变为现实,定位更加明晰、功能更加完备,园区建设初显形象。
搭平台,拓通道,合作新路径越走越宽。综保区辽中园区一期28万平方米标厂和配套设施已经完工,二期用地获国家批准,中俄食品产业园建成投入使用,辽中壹号国际商务服务中心即将投入运营。深化多领域对俄合作,与俄80家政府组织和商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与莫斯科格林伍德国贸中心、中白工业园实现双园互动,在经济、贸易、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合作成果。拓展“公铁海航网”通道建设,综保区至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已经开通,近海铁路枢纽即将运行,对俄跨境电商贸易强势增长,通关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区域海铁联运枢纽优势不断彰显。
抓项目,强招商,产业新动能厚积薄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奔赴,赴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在莫斯科开设常驻招商代表处,成功举办2024中俄(沈阳)经贸合作洽谈会,与俄罗斯乌法市加里宁斯基区正式缔结友好城区。坚持谋划落地同步推进,加快项目签约落地,俄罗斯联合糖果等93个项目完成签约,中蒙俄贸易物流等54个项目落户园区。同步推进项目谋划,聚焦一般贸易、转口贸易、仓储物流、检测维修、加工生产等领域包装储备了160个项目。坚持贸易实体协同发力,“保税+”项目集聚成势,长燊电子项目投产运行,华强国际化妆品项目即将投产,白俄罗斯乳制品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俄罗斯蜂蜜项目即将进场施工,还有食品包装、植物油生产等一批保税加工项目正在洽谈推进。中俄、中白贸易合作不断深化,俄罗斯特色商品馆运营良好,白俄罗斯食品研究院挂牌启动,园区注册企业达45家,形成了“贸易+实体”“企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今年1—11月,辽中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5.9亿元人民币,其中,对俄贸易额实现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69%。
提能级,优服务,开放新高地聚势而强。目前,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已成为辽宁省内建设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完善、开放功能最完备的对俄经贸合作平台。综保区辽中园区一期早日实现满园扩园,二期尽快实现全面启动。深入拓展通道建设,放大背靠母城面向海港的区位优势,推动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近海场站正式运营。全面构建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区港联动、通关物流、金融结算、商品集采、人才服务、产业合作等服务功能,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积极筹备2025年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全球招商大会,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入园发展,推动园区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