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团队成功开展PICCO监测新技术,这一技术能为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客观、直观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更精准地进行病情分析和调整治疗方案,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救治。
85岁的高爷爷因“精神欠佳7天,憋喘4小时”入院,诊断为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由于患者存在高龄、基础疾病多、状态差、病情危重等情况,为精准治疗,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天兵带领科室团队,进行了多轮病例讨论,仔细研究,为高爷爷量身制定了一套精准的诊疗方案。在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后,最终决定为高爷爷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监测技术,实施精准容量管理。
首次上机,果然像吴天兵主任预测的一样,结果显示患者心排血功能极差。根据piccolo提示结果,缓慢补液,联合CRRT治疗。经过近一周严密的监测和积极治疗,高爷爷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ICCO监测显示各项数据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高爷爷的病情逐渐稳定并顺利成功拔除气管插管。
吴天兵主任表示,PICCO监测技术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迅速且精准量化的保障,尤其是在指导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面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这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重症医学科在血流动力监测领域迈上一个新台阶。
科普知识
1.什么是PICCO技术?
PICCO监测技术是一种简便、微创、精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它的全称是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diac Output(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相结合,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单次心输出量,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与心输出量存在的相关关系,获取个体化的每搏量(SV)、心输出量(CCO)和每搏量变异(SVV),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PCCO),同时可计算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来实现对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容量的监测和管理。
2.PICCO技术的适应症
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监测心血管和循环容量的病人。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管外肺水增加,或者存在引起血管外肺水增加的危险因素。如急慢性心功能衰竭、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水中毒、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严重烧伤、大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监等。
3.PICCO技术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来判断患者的容量水平、心肺功能情况 ,PiCCO监测技术更能直观、准确、连续反映患者心输出量、血管外肺水、外周血管阻力等容量指标,对临床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指导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面更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医生可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动态变化,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调整治疗方案。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已开展picco监测技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迅速且精准量化的保证,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