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13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沈河区教育局与沈阳市第七中学承办,上海市北蔡中学、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太仓市第一中学、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镇江市第三中学、海南省安定县仙沟思源实验学校协办的“一起‘项’未来”——教育部项目化学习赋能教学变革专题研讨会暨沈河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会在沈阳市第七中学南部校区隆重举行。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主任助理邓睿,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崔巍,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军、副院长衣鹏,辽宁省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初中部部长胡东辉,沈阳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裴德利、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决策咨询部部长赵海千,沈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青,沈河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葛海丰、沈河区教育局中教科负责人白薇、沈阳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潘德坤等领导出席了研讨会的开幕式。会议由沈阳市第七中学副校长(正校级)王士波主持。辽宁省部分知名中学协作体学校、潘德坤名优校长工作坊、沈阳市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盟、友好学校、结对学校、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及沈河区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沈河区创新团队、沈河区教育局副校级顶岗培养干部等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步入会场前,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沈阳市第七中学的项目化学习实践成果展。本次成果展示共设有十个展台,包括两个区级项目以及八个学科融合项目,其中新颖有趣的项目设计与生动鲜活的项目作品,让在场所有观众流连忘返。
在开幕式上,沈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青向与会嘉宾热情致辞,并对本次会议主办单位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致以衷心的感谢,高度赞扬了沈阳市第七中学在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中的标杆作用。随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主任助理邓睿为项目化学习47共同体新成员校太仓市第一中学、镇江市第三中学、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海南省定安县仙沟思源实验学校和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授牌。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徐宏校长代表新成员校发言。
沈阳市第七中学学生化身方城导游,声情并茂演绎魅力沈河的多彩新篇,向与会嘉宾展示项目化成果——“方城名片,我来代言”。
沈阳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潘德坤带来了题为《从独角到共舞 从课堂到山海——搭建校家社平台助力项目化学习》的汇报,分享了无边界教育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实践经验。太仓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张倩做了题为《理科写作与项目化学习的深度融合》的汇报,分享学校基于学习共同体“悟学”课堂教学改革,对理科实践互动平台的新探索。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校长薛明浩带来了《让“小项目”一路生花——项目化学习的路径探索》主题汇报,建议从“小项目”切入,有序展开序列实践。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邓睿博士对三位校长的项目化学习实践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项目化学习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教学理念之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专家主题讲座环节中,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以“项目化学习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应为与能为”为主题,通过“智慧树”课程、“生活金钥匙”科目等具体案例,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政策要求、实践创新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决策咨询部部长赵海千围绕“项目化教学的思考与路径”的主题,分析了项目化教学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了推动项目化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
12日下午,与会嘉宾观摩了八年级语文、数学与物理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课例展示。六位主讲教师分别是沈阳市第七中学的张放老师、金楚璇老师,上海市北蔡中学的钱杰老师,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的盛军老师,以及太仓市第一中学的张晓雷老师与季超老师。
在课后的研讨交流环节,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义教部初中教研室主任吴燕、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数学教研员庄宇、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安俐静纷纷交流意见,提出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有益的借鉴。
13日上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邓睿博士主持圆桌论坛,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许江伟,太仓市第一中学沈明峰老师、上海市北蔡中学康伟老师、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陈雅丽老师、沈阳市第七中学侯荣森老师参与讨论。论坛围绕“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项目化学习对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习惯的影响;通过项目化学习,如何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三项议题,与参会嘉宾各抒己见,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此次项目化学习赋能教学变革专题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大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沈阳市第七中学将以此次项目化学习赋能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为契机,继续聚焦项目化,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为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