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稻花香里说丰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参访团走进中国锡伯族博物馆,重温锡伯族万里戍边的历史佳话。
中国锡伯族博物馆位于沈北新区蒲河岸边,总建筑面积7398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典藏、民俗展陈、学术交流、文献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民族展馆。主展厅共有千余件展品,借助半穹全景画、电子触屏、影像巡播等方式,对锡伯族起源迁徙、历史文化、万里戍边、特色民俗、现代文明等作了全景立体式展现。充分展示了锡伯族万里戍边的爱国热忱,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沈北新区是锡伯族的主要发祥地,中国锡伯族博物馆也成为了弘扬沈阳优秀民族文化,讲好沈阳民族文化的故事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锡伯族发源于中国东北,早期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后逐步南迁。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政府从盛京及其所属诸城抽调部分锡伯官兵西迁至新疆伊犁驻防屯田,锡伯人从此分居于东北和新疆。
博物馆内一个个生动场景,不仅展示了锡伯族的发展历史和西迁戍边的伟大壮举,也奉献了一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宏大史诗。嘉庆七年(1802),锡伯营总管图伯特,为守卫边疆和民族生存之大计,力排众议,带领锡伯营军民开山凿渠引伊犁河水,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开凿了一条深一丈、宽一丈二尺、长二百余里的大渠,因渠口开在察布查尔山口,故名察布查尔布哈(察布查尔,锡伯语意为粮仓,布哈为大渠)。
锡伯族为国戍守边疆,扎根边防的精神代代相传。脍炙人口的歌曲《小白杨》源自位于中哈边界中国境内塔城地区裕民县的小白杨哨所。锡伯族战士程富胜回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老家探亲,带回的小白杨长成了参天大树,日夜陪伴着守卫边疆的战士们。1983年,部队军旅作家到新疆边防部队采风,为锡伯族战士和小白杨的事迹所感动,创作了歌曲《小白杨》,1984年,由阎维文在“八一”建军节文艺晚会上第一次唱响,很快就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激励着戍边将士。小白杨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
(记者 刘阳)
来源: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