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津贴虚假理赔案例
【案情简述】
被保险人王某2023年投保保险公司综合住院产品,含住院津贴责任。2023年王某多次申请住院津贴保险金,经保险公司核查发现:王某是在同一中医院多次住院且住院天数较长,就诊疾病、账单金额和治疗方式还基本相同,同时发现王某2023年有2次在住院期间每天有正常上班的打卡记录。针对以上核查情况,公司理赔员通知王某,其行为涉嫌虚假就诊骗取住院津贴,员工承认并同意退回已获取的住院津贴理赔款数千元,认可保险公司给予的拒付理赔结论。
【案例分析】
虚假就诊:该被保险人在正常上班期间有多次住院记录,属于住院挂床行为,涉嫌故意虚构住院保险事故。
骗取住院津贴:该被保险人故意虚构住院保险事故向保险公司获取住院津贴保险金,属于骗取住院津贴理赔金的非法行为。
法律意识淡薄:该被保险人以为保险公司发现最多就是退还理赔款,并不清楚其行为已经涉及违法,更不知道如达到一定金额后会涉嫌刑事犯罪。
【保险欺诈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进行保险诈骗犯罪活动,可能会受到拘役、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刑事处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行政责任: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可能会受到15日以下拘留、5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也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民事责任: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可能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案例启示】
保险欺诈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人承担刑事、行政、民事责任,还会损害个人的声誉和未来的保险保障。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增强法律意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保险欺诈行为的类型和后果,以避免自己陷入法律的泥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保险带来的保障和安心。
稿件来源:平安养老险辽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