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政务开放日到来之际,网易辽宁编辑走进辽宁公安,体验感受辽宁公安“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措施成效。
按照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辽宁公安机关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方便,以“解放警力、优化布局、提高效能、群众满意”为导向,加强整体设计,推动模式创新,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构建起了以优质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为主体、以线上线下办理为两翼、以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全力推动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目标,企业和群众办理公安业务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群众办事满意率达到99.94%。
全国首家!“会客厅式”公安窗口服务
“会客厅”里图书、电视、饮用水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如果不是结合周围的警务环境还以为走错了办事地方,误入咖啡馆或是水吧了。
辽宁公安还率先打造了全国首家“会客厅式”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创新了服务群众的新模式。
走进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北市派出所的服务大厅,好像走进了一个小型会客室。与以往派出所的严肃感相比,这里显然多了许多温馨。会客专用的圆桌上,标明了值班办事民警的服务卡,还有镶嵌在桌面的显示屏。
据介绍,在“一窗通办”建设中,辽宁全省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创新窗口服务模式。
会客厅具有靠前一步“零距离”、贴心服务“零缺位”、耐心办事“零推诿”、优质办理“零投诉”等4大特点,将原有窗口柜台和玻璃隔断拆除,用圆桌、沙发替换,用亲人朋友式的沟通取代传统柜台分隔式的接待。
会客厅配备打印机、复印机、电子样表、智能服务机器人、办事查询平板电脑等服务设备,在待办等候区域设有茶吧、图书、手机充电等休息便民设施。办事群众还可以通过投影、电视和触摸屏感受公安文化、了解反诈常识。
通过精心打造“会客厅式”政务服务模式,以温馨会客办理替代传统排队等候,积极营造“暖心、顺心、放心”的办事体验,真正做到了措施惠民、服务亲民、经办暖民。
全省124个“网办中心”统一高效网上服务“大超市”
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网办中心办公室内,民警在电脑前迅速处理群众在网上申请办理的各项业务。这是全省公安系统124个“网办中心”之一。
在推进“辽宁公安”APP深度应用过程中,为提升后台审批速度和质量,辽宁公安打破内部警种部门壁垒,重塑原有网办工作格局,在全省共建成市、县 (区)两级公安网办中心124个,集中了审批人员、审批权限、网络资源,专司网办业务,将原来分散的网上审批的“小卖部”,整合成业务全面、专人负责、统一高效的网上服务的“大超市”。
“网办中心实行‘日响应、周评价、按时清’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服务,大幅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果,”辽宁省公安厅行政审批处副处长李贵强介绍,“网办中心”成立后,公安窗口减少了警力配置,全省“网办中心”459人承担了窗口11259人的网上审批任务。
新生儿落户、无犯罪记录证明出具、补换领居民身份证,动动手指就能办理公安业务。辽宁公安立足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开发建设“辽宁公安”APP,为企业群众提供了便利办事新渠道,成为公安政务服务的新窗口。
记者在沈阳市公安局网办中心大屏幕上看到,沈阳群众通过“辽宁公安”APP申请办理的事项在这里全部清晰可见,已办事项和待办事项一目了然。
目前,“辽宁公安”APP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已上线可网办的全部130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用户数达4600万人,2023年以来为企业群众提供查询、咨询、预约、申办等729.32万件次,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一窗通办” 派出所通办增至115项
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皇城派出所内,一位群众在派出所内的车驾管一体机进行身份识别、体检等流程,很快就办理好了驾驶证换证业务。而不同种类的自主办理设备,皇城派出所内有6台,供群众就近到派出所“一窗通办”多项公安服务业务。
“一窗通办”将户籍、身份证、居住证、交警车驾管、养犬证、无犯罪记录证明、外国人住宿登记等68项业务归集到窗口直接办理,另有47项业务纳入综合窗口指导群众网上办理。
出入境证件业务,派出所能办;身份证业务,派出所能办;驾驶证换领,派出所能办;交通违章处理,在派出所也能办。
辽宁省公安厅行政审批处指导监督科科长董硕介绍,全省公安机关通过实行“综合服务窗口”模式,改变了以往群众到公安机关办理不同业务,需要找多个警种、跑多个地方的情况,帮助群众节约了成本。
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1665个窗口单位完成“一窗通办”建设,打造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全科民辅警2654人,派出所通办业务增至115项、区县大厅增至126项、市级大厅增至132项,在派出所办理车驾管等新增高频业务18万件,实现了“好办、易办、快办、近办”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