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哲学
★关键词:雷锋精神,几乎它的每个要素在沈阳都有根系。
沈阳人的“大众哲学”
雷锋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之所以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坐标,就在于它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思想资源。一个国家要有一个国家的精神,一座城市要有一座城市的精神,但它们的源头应该是一致的,也必须是一致的。而雷锋精神就是这样的重要精神力量。雷锋精神产生于辽沈大地,在沈阳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和广泛的人格认同,是我们最应该学习好、传承好的可贵精神。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沈阳是雷锋同志活动的中心,《雷锋日记》中讲的故事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沈阳发生的,集中反映了雷锋工作和生活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沈阳也孕育了雷锋那种兢兢业业、拼搏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对于900多万沈阳人来说,我们或许不会一年365天都提到雷锋、想到雷锋,但雷锋精神却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始终,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持续践行。雷锋精神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雷锋的沈阳足迹
从1960年至1962年,雷锋的军旅生涯共951天。由于工作、出差、开会、作报告等原因,他在沈阳的时间至少超过了330天,沈阳已经是雷锋短暂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站。
沈阳是雷锋生前政治生活的中心城市
沈阳,对雷锋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有着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对雷锋具有深远影响的三件事都发生在沈阳:决定雷锋入党的党委会在沈阳召开,入党谈话在沈阳进行;雷锋生前出席最高规格的会议是原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并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地点是在沈阳八一剧场;在沈阳和平广场附近,原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沈阳是雷锋生前活动的中心城市,是当年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指挥中心和最高决策部署所在地。
沈阳是雷锋标志性事件发生地
“雷锋坐火车行千里,好事做了一箩筐”,一些家喻户晓的雷锋事迹也是在沈阳发生的。如:“我叫解放军”名言出在沈阳站,雷锋在火车站帮丢失火车票的大嫂补票。雨中送大嫂的终点是沈阳望滨乡樟子沟;被称为雷锋干娘的田大娘也是沈阳望滨乡黑林子村人。而“钉子精神”的缘起与思考,也与沈阳有关联。在原沈阳军区开会期间,在北运河河畔,雷锋与战友赵明才交流学习体会时说:“学习就是要有钉子一样的精神,只要有钉劲、钻劲,总会有收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集中展现了雷锋的积极进取精神。沈阳还有个“雷锋洞”——雷锋生前最后半年一直在此工作。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保存着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战备山洞,即原沈阳市战备指挥中心。1963年1月7日,雷锋生前所在班——工程兵工程某团运输连四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光荣称号。命名大会是在沈阳八一剧场举行的,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和副班长周述明接过了绣有“雷锋班”字样的班旗。
沈阳是雷锋生前作报告最多的城市
雷锋首次到地方作报告选择在沈阳。据统计,雷锋先后在原沈阳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军区工程兵、装甲兵、炮兵,沈阳空军,军委工程兵沈阳器材基地等有关单位作过忆苦思甜、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事迹等报告。雷锋还走出部队,走进学校,先后到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实验中学、39中学、19中学、23中学和八一小学等大中小学作报告。沈阳作为原沈阳军区机关所在地,是雷锋作报告最多的城市。学雷锋活动也是最早在沈阳掀起热潮的。1960年11月23日,原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的决定,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发出《关于在部队中开展学雷锋、赶雷锋运动的指示》。11月26日,《前进报》发表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11月28日,《沈阳日报》转发了这篇通讯,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报道雷锋的地方党报。1961年1月14日,中央军委工程兵政治部发出《关于学习雷锋同志的通报》。原沈阳军区还同时提出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口号。在雷锋牺牲之前两年,雷锋的名字就已在沈阳和辽沈大地广为传扬。
沈阳是留下雷锋文化资源
最多的城市
雷锋最经典的“微笑”是在沈阳留下的。老一辈军旅摄影家,如董哲、张峻、季增、张泽西、赵志华、吴加昌……他们为雷锋拍照,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文化遗产。还有周军,他拍摄的雷锋手持钢枪的照片成为入选1998年国际权威艺术摄影组织“GAPA”评选的全球20世纪最有影响的百幅图片。后来,他转业到了沈阳日报社,曾任总编室副主任、农财部主任等,后调到其他单位,于1990年离休。当年大力宣传雷锋的人,或在沈阳工作过,或今天仍生活在沈阳。他们中有曾经培养过雷锋的老革命、与雷锋一起成长的亲密战友、雷锋的直接领导、雷锋的班长和排长、雷锋辅导过的学生、最早写雷锋的人、最早画雷锋的人、最早演雷锋的人、最早说唱雷锋的人、拍摄雷锋最多的人……他们既是雷锋事迹的见证人,又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有着如此厚重的文化积累,有着学习、实践雷锋精神常态化的长期努力,我们才对弘扬雷锋精神、凝练城市精神在思想上有深刻的理解,在实践上有的放矢、深植土壤,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考。
雷锋精神在沈阳扎根发芽,成长壮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沈阳也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受益者,涌现出了一大批“雷锋式人物”。
★“雷锋传人”的雷锋哲学
从1963年1月7日正式命名至今,“雷锋班”已诞生27任班长。作为“雷锋传人”,历任“雷锋班”班长对雷锋精神都有自己的理解。
第一任“雷锋班”班长张兴吉说:“雷锋这小子,见人就一笑。我也这样,养成习惯了。一天也笑呵呵。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时候想想也心酸,可生活得往前看。不能哭。哭着生活,啥病都来了,你能幸福吗?人生就是一点点地过关口。”“善良也是一种习惯。”
雷锋在连队“勤俭节约现场展览会”现场讲怎样补袜子。
第五任“雷锋班”班长杨东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美好的东西,是不容歪曲和践踏的。雷锋也代表着一份美好,表达了人们心里的渴望和方向。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时期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榜样,它引导了我们半个世纪。今天我要说的是,学雷锋、做雷锋的脚步不能停,弘扬、践行雷锋精神我们永远在路上。”
雷锋把到抚顺找儿子的老大娘送到家。
第11任“雷锋班”班长宋若波说:“我当兵、当班长的时候到处作报告,走到哪都是这样,这是荣誉。离开‘雷锋班’、不当班长了,靠什么?得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人没有信念不行,就像爱情没有信念就不能叫爱情。理想信念是最重要的。丢了以后,就像缺了钙一样得软骨病。”“你做了坏事儿,或者在领导面前说了人家一句坏话,或者做错了一件事儿,你是什么心情?肯定很灰暗。可你做了一件好事,你是什么心情?肯定特别愉悦,越来越高兴。那你就长寿了。”“生活没你想象得那样美好,也没你想象得那样糟糕。所以,你的心态得好,你不能总用阴暗的心理去揣测别人。否则,天天这样想问题你就麻烦了。你身边要有这样的人,你也不会愉快。”“我们工作很辛苦,也很累。如果你再把人际关系整得那么复杂,那你这日子还能过吗?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在社会哪个角落,大家都有不快乐的时候。但是,你可以自己解读快乐。”
雷锋和建设街小学的小朋友们在一起。
第19任“雷锋班”班长李有宝给所有儿女的忠告是:“作为孩子,孝顺父母一定要抓紧时间。即使自己的理想与父母的期望有距离,也不要因为年轻气盛而疏远了这份亲情,父母已经老去,他们没有那么多光阴等待我们的证明……”
第23任“雷锋班”班长薛步瑞说:“每一个人都应有榜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会是好士兵。我的榜样就是雷锋,每天他都在‘指导’我进步。我从没想过能和老班长雷锋走得这么近。当我身处那种环境中,我和老班长开始交心。雷锋也是孤儿,但他总是乐观地面对生活,而我总是苦闷。我就用老班长暗示自己、鞭策自己,心情慢慢就好了。当我做出点成绩,都会向老班长汇报;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我都从老班长身上汲取力量。”
……
雷锋给战友王延堂送饭盒。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在吸引无数青年投奔延安中发挥巨大作用,在10余年的时间中出版30余版)中说:“哲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关系,始终都是很密切的。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都有哲学的踪迹出现,但因为是日常生活,我们习惯了,所以就不觉察,不反省。”艾思奇捕捉到了这些“随时都有哲学的踪迹”,撰写了《大众哲学》,从而激发了当时青年追求理想、救国救民的热情。这些“雷锋班”班长的话语,有他们的实践与思考,也有着哲学思考的火花。
雷锋教小朋友学珠算。
当下,这些有着哲学思考的话语,也是我们今天践行雷锋精神的“大众哲学”。“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上?”这几句话,折射的是雷锋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思考所叩问的,既是自己的生活应该怎样去过,也是我们应当如何锚定人生的价值坐标。这样的哲学思考,又是时空涟漪,经久不息。而这种在人们的心里产生“涟漪”,最终成为心灵的习惯,对这个城市来说,它们是一个城市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悄然提升的前提。小善小事如涓涓溪流,流淌进人们内心深处,从而积小善成大善,生成了独有的文化支撑。
★沈阳人的雷锋哲学
艾思奇思考的是“大众哲学”,“雷锋班”老班长们思考的是“大众哲学”。我们身边同样不缺类似的“大众哲学”,这样的思考来自生活、来自工作。践行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沈阳人具有的社会广泛性的文化自觉行动。
持之以恒学雷锋,就是沈阳人的“大众哲学”。
历届“感动沈阳”人物,无疑是沈阳人的“大众哲学”的一个具象的群体、典型的代表。从2009年到2023年,沈阳在15年内进行了15届“感动沈阳”人物评选,评出152位(个)“感动沈阳”人物和团队。这个群体,是这座城市平凡英雄的代表,是雷锋在沈阳的传人。他们,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城市的热爱、对家国的忠诚;他们忠于职守、奉献人民,使沈阳具有了强烈的“共生的道德气质”“前进的澎湃动力”。
15届、152位(个)“感动沈阳”人物和团队包括以下六类:
敬业奉献类
38.2%
他们追求崇高职业理想,秉持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甘于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创造,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在本行业本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这组“英雄群像”,既有带领农民集体致富的“领头雁”,又有全国闻名的“技术专家”;既有披荆斩棘的创业团队,也有默默奉献的基层民警;既有以笔为烛的新闻记者,又有无惧艰险逆行而上的白衣勇士……他们岗位不同,贡献不同,但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沈阳人具有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助人为乐类
24.1%
雷锋说:“自己辛苦点,多帮别人做点好事,这就是我的最大幸福和快乐。”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看得见、摸得着,谁都可以做,谁都有能力做。这些助人为乐的城市英雄充满爱心、乐善好施,给予他人无私帮助,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赢得群众高度赞誉。他们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充满爱心、乐善好施,在给予的同时收获快乐,在沈阳产生穿越时空的强大力量。
暖阳情怀类
12%
他们当中,有老英雄,经历过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有老院士,在某个领域为国为民作出重大贡献;有文化使者,让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愈发厚重;有体育健将、世界冠军,激励我们奋勇争先;还有一些年轻人,用自强自立自尊成为青春的榜样……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知其名而感其志、知其行而沐其情。他们,代表了沈阳的温度,浸润着沈阳这座英雄之城的血脉;他们,也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
敬老爱亲类
11.3%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提倡孝老爱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群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坚持者,在我们的生活中释放着温暖的力量。他们中有因为一个承诺,将90多岁的邻居奶奶接回家照顾,还帮奶奶治好白内障的陈德香;为给患乳腺癌的妈妈治病,每天上下学捡拾空饮料瓶、废纸换钱,照顾天生患有癫痫病爸爸的12岁女孩尹俊媛;也有为照顾突发脑梗的奶奶,毅然辞掉机关稳定工作,为奶奶插胃管、导尿、吸痰、翻身的万传琦;还有多年不辞辛劳,细心照顾88岁生母、92岁养母的王秀夫;有本该安享晚年,却成了邻居家残疾姐妹义工保姆的赵玉兰;还有自幼残疾,走路只能靠板凳往前挪,却将80多岁老母亲照顾得井井有条的梁思源……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帮助他人的传统美德,在这块黑土地上代代传承。
见义勇为类
7.8%
多年来,沈阳市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在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不顾个人安危,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时代赞歌。尽管年龄不同、职业各异,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不法侵害和意外事件,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诚实守信类
7%
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这个群体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言行一致,具有很高的社会信誉和良好的守信形象。对他们来说,诚信是一种生活的习惯,不因“变现”而为之,不因境遇而迁移。他们的人生,因诚信和敬业而变得意义非凡,并不惊天动地,却润物无声。他们经过诚信淬炼的岁月和人生,不会随风飘散,如金子般历久弥坚。
总结六类“感动沈阳人物”,我们会发现,占比最大的是“敬业奉献类”,且分布于全市各行各业。这是很沈阳的气质,与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钉子精神”完美契合。这个占比也是对沈阳作为“劳模摇篮”的最佳注脚。雷锋精神与劳模精神共振共鸣,从而塑造沈阳独特的品格,赋予沈阳振兴发展的动力。我们能从这些“感动沈阳”的故事中总结出两点共识性的内容:一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只要人心向善的社会主流思潮没有改变,雷锋精神就永远不会过时,也用不着修饰打扮;二是把有血有肉的真实雷锋与雷锋精神对比来看,雷锋不仅人人可学,而且没必要完全照抄照搬。可以全面地学,也可以有选择地学。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人性中最美好的那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即使没有和学雷锋联系在一起,其实也是实实在在地“学雷锋”。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做人、成才、奉献,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美好的人性,一种文明的优雅,一种上进与善良的人生来看待。基于一个时期的思考与沉淀,我们关于“怎样做才能强化雷锋精神的时代认同感”的结论是:我们需要守护“心底总有一份美好的情感与存在”,而“雷锋”便是这样美好的“情感与存在”。而这,便是沈阳人的“大众哲学”。
★沈阳振兴的“雷锋哲学”
在学习雷锋精神上,我们决不能喊口号、做样子,必须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到我们正在做的每一项工作当中,从而形成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是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雷锋哲学”。
要用“对党忠诚”的品格引导人
汇聚形成强化政治担当、
不负中央重托的强大力量
雷锋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正是有了这种忠诚,才支撑他在每一个岗位都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用雷锋身上那种对党无比忠诚的精神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放到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局中来考量,切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部署在沈阳落地生根。
要用“敬业奉献”的品格引导人
汇聚形成敢于攻坚克难、
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们看毛泽东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讲的是张思德,《纪念白求恩》写的是白求恩,还有《愚公移山》,主人公都是“小人物”,没有大英雄,但正是这些“小人物”的身上反映出可贵的民族精神。雷锋值得我们学习,就是因为他在平凡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却在平凡中体现了伟大。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当过记工员、通信员,做过拖拉机手、汽车兵,这些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工作岗位,更谈不上是什么英雄壮举,但他坚持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甘心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正是雷锋把这些最平凡、最简单的事情做好了,所以他才不平凡、不简单。所有这些,都源自他内心深处那种敬业奉献、奋发进取的崇高精神。当前,对于沈阳来讲,摆在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加快振兴发展。我们是有条件、有基础的,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们也应该做得到。我们要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立足本职,不怕困难、不怕挑战,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做什么工作就要努力做到最好,确保在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当好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
要用“诚实守信”的品格引导人
汇聚形成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城市文明的强大动力
诚实守信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最为深厚的道德基础。我们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作,最直接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解决那些群众和企业不满意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矛盾障碍,核心问题是要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这座城市的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直接决定了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现在,城镇化发展很快,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很长时间走过的历程,是一种“浓缩”的发展,但关键是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肯定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用雷锋精神来塑造沈阳这座城市的精神,真正让文明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
要用“友爱互助”的品格引导人
汇聚形成共建美好家园、
共筑幸福沈阳的强大力量
雷锋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无论是帮助同志补习知识,还是到火车站扶老携幼;无论是为抗洪救灾捐款,还是与工人们一起推砖盖学校,都践行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誓言。我们要大力弘扬雷锋那种“大我”的精神,引导全市上下携手共进、共建家乡,切实以城市主人的姿态来做好沈阳的各项工作。具有幸福感的沈阳,就是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最大价值体现。
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推动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做好这些工作,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几乎它的每个要素在沈阳都有根系。在沈阳,雷锋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本质是一致的。爱国是雷锋精神的深厚底蕴,也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底色;敬业是雷锋精神的鲜明标志,也是工匠精神的必备要素;诚信是雷锋精神的本质内涵,也是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友善是雷锋精神的崇高品格,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与工匠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让沈阳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更加强大。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城市精神是事关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我们理应集中力量探索富有生命力的新时代载体,让雷锋成为无处不在的文化符号、公益符号和更为广泛的“大众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