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6日,海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市省代国检,成功获得国家卫生市殊荣,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放在助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实现海城全国百强县争先进位的战略高度,坚决扛起率先实现辽宁县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突破”的政治任务,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一个主题”,围绕坚定不移抓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两条主线”,坚持目标、节点、结果“三个导向”,抓住干部作风转变、选人用人导向、目标绩效考评、振兴发展合力“四个关键”,营造全城创建、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汇聚全市上下的力量和智慧决战决胜文明城市创建,进而唱兴海城、唱响海城,全面擦亮海城这张名片。
海城连续两年在文明城市省检测评中蝉联省内第一,顺利通过省代国检考核验收。
以新思路汇聚重燃激情、再创辉煌的强大力量
坚决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扛起抓发展、促振兴的使命担当。坚持把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作为行动自觉,贯穿于各方面全过程,把省委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战略部署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建立起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两为大比武”(我为企业解难题和我为群众办实事)、赛道考核激励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特别是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盯节点、事不过夜,建立起严格的调度督办落实机制,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海城落地见效。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营造齐抓共管创建环境。市委专题会议明确对重难点问题的推进,实行“三个两周”的工作步骤,即“第一个两周将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第二个两周举一反三,建立红黑榜,第三个两周自检自查,再出现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年初,市创城办排查梳理创城实测点位问题867个,目前已整改842个,正在整改25个。
组织召开全市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暨警示教育大会,贯通执行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进“三个万件”行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存量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共处置问题线索808件,同比增长101.5%;强化“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和“一体化审批服务”建设,通过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筑牢了全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堤坝防线。
同时,坚持久久为功促文明,全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为全市下发文明餐桌提示牌6000余个,实现文明餐桌全覆盖;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3处被鞍山评为“我们的节日”示范基地,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活动2360余场次;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7.6万人,先后组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有6名个人被上级表彰。重新修订了《海城市民文明手册》,免费向市民发放10万余册;全市建有1个市级实践中心,26个镇(街道)实践所、435个村(社区)实践站,500个实践点,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围绕新思想强信心、新文化聚民心、新关爱暖人心、新风尚筑同心扎实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持续推进道德模范、“海城好人”评选活动,全市累计有9人入选“中国好人”、4人被评为“辽宁好人”、10人被评为“鞍山好人”。
用新机制按下全面振兴新突破“快进键”
坚持目标导向,建立工作调度机制。组建海城市EOD项目专班,坚持每三天调度推进,成功引进落地投资100亿元的华能新能源+生态修复项目,填补了海城十年来没有百亿元项目的空白。通过周调度谋划项目从1.0版本升级到5.0版本,谋划项目987个,总投资2673亿元,比一季度增加了845个,投资超出2037亿元。
坚持节点导向,建立督查督办机制。按照不同目标的不同节点要求,对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群众诉求、每一项工作任务,按序时照单压茬推进、按单验收,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个节点任务。累计印发《工作提示单》214个,下发《督办通知》112期,督查督办市委交办事项1193个,已办结1134个,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坚持结果导向,建立赛马激励机制。树立交账意识,建立“赛马”机制,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环保等工作摆进第一批16条赛道,召开三年行动半年总结大会和奋战四季度誓师大会,表奖在文明创建、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132名,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发展氛围。
用新面貌展现海城行、海城能行的更大作为
通过大比武排名,建立赛道,激励干部作风转变;通过对审批科长近距离考察考核,实现“被动”审批向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特别是注重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斗争一线发现识别选配干部,前三季度,51名在文明创建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职级晋升,7名优秀干部得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形成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干事氛围。
前三季度,累计签约项目90个,总投资94.1亿元;落地项目51个,投资63.65亿元;全市GDP同比增长7%,增幅超过全国1.8个百分点,超过全省1.7个百分点,这也是2018年以来首次跑赢全国全省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