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辽河流经这里,拐了三道弯,鸟瞰好像一个“辽”字。这里是鞍山台安,丰沛的河水也让台安成为产粮大户,粮食年产量达10亿斤以上。
辽河流经台安县。台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因和盘锦相邻,许多盘锦的粮食加工企业都从台安的农民手中购买大米。德生村村书记打趣说:“你们吃的盘锦大米,不一定哪一粒就是我们村的。”德生村以稻种植为主,经过多年发展,淡水鱼、河蟹养殖都已形成规模,8200亩的耕地让村民都翻新了房子,开上了汽车。
说到大米的自主品牌,村书记叹气地直拍大腿:“咱们意识到要建立自己大米品牌的时候,盘锦大米的品牌价值已经几百亿了,晚了啊。”即使发现晚了,也要慢慢追赶。前些年,依托新华农场紧邻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优势,台安本地大米品牌“新华大米”应运而生,直接为周边水稻种植户年增收9000余元。
“被辽河水灌饱的大米,不好吃才怪呢。”台安是农业大县,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核心区之一。“台安耕地面积超148万亩,其中玉米80万亩,水稻23万亩。”台安县县长李克元介绍说。
近年来,台安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生产现状、发展要求,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由散乱小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以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的发展进程中,白羽肉鸡以其生长快、易集中、市场前景好而异军突起,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台安县养殖屠宰企业产业园。台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台安县一家养殖场内,几十万只白羽肉鸡叽叽喳喳。“我们场的肉鸡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配比、免疫等全程接受订单企业的技术指导与监控,通过订单养殖再也不用担心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了。” 养殖场负责人一脸喜悦。
台安县养殖企业。台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袋米,成了台安乡村致富的新路子。农业大县台安每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亿斤以上,为畜禽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台安县年饲养禽类1.7亿羽,全县养殖规模遥遥领先,成为白羽肉鸡产业链典型县。
除了白羽鸡,台安的生猪饲养也是远近闻名。经过多年发展,台安县生猪年饲养量118万头。台安还建成了省内规模最大、效益最高、设施最优的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形成了食品产业“种养基地+加工车间+中央厨房”的绿色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集聚了一批生猪和肉鸡屠宰加工企业,核心加工区入驻企业达到68家。
台安县屠宰企业。台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就在这个园区企业上班,每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离家还近,比之前出去打工好。”一位村民高兴地说。到2025年,产业园内农民增收渠道将进一步拓宽,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30%以上。
大规模的养殖产业并没有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台安县7601家养殖场、户实现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化”,其中129家规模化养殖场的堆粪场、污水池以及布局在六个镇街的八个分处理中心投入生产。县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处理中心年可处理粪污150万吨,农村粪污有归处,美了乡村肥了田。
同时,产业带内各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分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在,各村的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达到8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德生村紧邻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麦科湿地的核心区,为保护湿地一方净土,2019年,德生村率先实行乡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德生村村委会,一个硕大的垃圾回收装置摆在门口。村民将可回收垃圾分类后,放到箱中,智能箱自动处理后,村民可通过手机扫码,将积分和钱数自动存入微信内。
德生村智能垃圾回收装置。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我今天又拿来些废塑料瓶,再加上以前的积分,应该够换瓶酱油。”村民王影来到村里的环保小超市,每月20日是德生村“环保小超市”的集中兑换日,村民们可以将自家可回收利用的废品拿来兑换成生活用品。
近5年时间里,全村共回收40余吨可回收垃圾,兑换价值6000余元的商品,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再利用,村民也得到了实惠。
接下来,台安县将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作为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发展的主抓手,聚焦打造“辽宁农产品加工第一县”“东北最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真正把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强做大,让台安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