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沙海到鲜花林海,位于辽西北的阜新市彰武县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曾经的“沙窝子”改造成如今的绿水青山,如今彰武“点沙成金”的绿色传奇将搬上艺术舞台。11月3日,辽宁省委宣传部精品扶持项目,大型原创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召开建组会。该剧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出品,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创作排演,以彰武治沙精神为依托,讲述了辽西北防风治沙的壮美诗篇。该剧汇聚了著名导演陈蔚,著名剧作家、编剧妮南,作曲家刘彤,舞美设计刘科栋,灯光设计邢辛等国内顶级主创团队,将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表演结合优美的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体动作,用艺术语言弘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打造符合辽宁地域特色的时代精品力作。据悉,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将在2024年1月19日至24日于辽宁大剧院首演。
一部展现彰武70年治沙人的群像剧
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个防治风沙研究所在彰武成立,新中国科学治沙的脚步从这里开启。70年来,这里涌现出刘斌、李东魁、董福财、宋晓东、侯贵、杨海清等一大批彰武治沙典型人物,而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则以这些人物和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据该剧音乐总监、辽宁歌舞团团长吕萌介绍,该剧邀请到全国顶尖的主创团队加盟,同时辽宁歌舞团派出最强的演员阵容,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先后四次前往彰武实地采风。辽宁是文化大省,当她走进彰武的那一刻,彰武人几十年坚持不懈防风治沙的精神和壮举深深地打动了自己。妮南坦言此次音乐剧的创作给她很大的挑战,为此她在到彰武实地采风之后,先创作了文学剧本,然后再提炼出台本,“剧本是多时空的,串联了彰武70年三代治沙人的动人故事。全剧人物涵盖彰武治沙人、科研人员、海归学子、基层干部、老护林员、当地老百姓等,是一部展现彰武精神的群像剧。”
作为一部展现辽宁地域特色的原创音乐剧,妮南认为中国原创音乐剧要区别于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华丽热舞的风格,“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辽宁故事,我觉得创作中更多体现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推进,突出东北语言特色,展现辽宁地域风格。”
编剧妮南和作曲刘彤
流行与民间音乐相融合呈现地域特色
在《鲜花盛开的地方》这部音乐剧中,编剧妮南和作曲刘彤夫妻档倾力携手。有着多年创作经验的刘彤表示为这部音乐剧作曲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展现了彰武70多年治沙的奋斗史,人物众多,线索众多,所以在音乐的呈现上,总体风格是史诗级的,同时我还融合了辽宁民间音乐元素,让这部作品更加鲜活和生动,与观众能产生共鸣。”刘彤表示,在作曲方面,自己将地域特色与流行音乐高度融合,呈现浓厚的本土气息,展现辽宁地域特色,观众在这部音乐剧中既能听到流行音乐,还能欣赏东北二人转、秧歌等民间曲调,“比如下乡宣传政策时,演出队表演的就是东北二人转,而展现第一代治沙人刘斌时,我采用重金属音乐,从音乐方面展现一种英雄气概。”
据获悉,除了辽宁歌舞团的演员外,主创团队中包括作曲刘彤、领衔主演洪之光都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他们纷纷表示怀揣着对家乡的特殊情感,在创作这部音乐剧时,都分外地投入和专注。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青年演员洪之光在剧中饰演基层干部“张书记”,表示此次回到家乡演音乐剧感到很亲切,“这是我第一次以音乐剧演员的身份回沈阳演出,我希望能将彰武治沙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现给观众,让更多人了解。”
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精品力作
大型原创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从主题思想、创作团队、舞台艺术等多方面都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来排演呈现。总导演陈蔚表示这部音乐剧的艺术定位是中国精神、当代时尚、东北气质、国际面貌,“艺术手段的运用当中,这部剧歌舞结合,形式多样,既要突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又要突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时尚感;在创作方法与舞台的审美上,我们要展现中国治沙文化元素、彰武地域文化元素以及东北深厚的乡土文化元素,用综合的艺术手段反映当代舞台的审美,使它成为深受年轻观众喜爱,既叫好又叫座的音乐剧作品。”
在舞台呈现上,陈蔚形容其是像一个有着无数可能的“舞台魔方”,“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音乐的娓娓道来,舞台将展开多重变化,从单一到立体,从黄沙到绿色,从冲撞无序到和谐壮观,舞台的调度和视听呈现,随着角色的行动与回忆不断地变化组合,全方位多时空讲述彰武这片土地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陈蔚表示,明年1月份这部剧将和观众见面,“我希望它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无愧先辈、致敬英雄、面向当代,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作品,讲好辽宁故事,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