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数字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政务热线40周年发展大会上,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软件著作权部主任芦朝阳为辽宁省营商局(大数据管理局)颁发了政务服务效能监察平台著作权登记证书。
为快速感知辽宁全省政务服务运行态势,准确直观掌握堵点难点问题,辅助领导科学精准施策,今年,辽宁省营商局组织建设了集监察监管、问题分析、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务服务效能监察平台,这是目前全国首个由政府机关主体登记的政务服务效能监察平台。据介绍,辽宁政务服务效能监察平台通过建立数据模型,采用“穿透式监管、嵌入式监察”方式,对事项、办件、流程、评价等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动态掌握每个指标运行状态,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推动政府行权方式优化变革。数据分析最多可穿透至9层。
那么它都有哪些功能呢?
一、构建监察体系,突出数字赋能
按照“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资源整合、注重开放协同”原则,效能监察平台以服务驱动和技术支撑为主线,围绕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运行、业务应用支撑、流程优化再造、考核评价评估等方面,构建全领域、数字化、贯穿式的监察体系,按照“1+4+N”的框架结构建设,包括1个主页面,12345、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中心、辽事通4个板块,以及17个专题,957项指标,通过层层下探,随时掌握每个指标的运行变化情况,实现审批、补正、诉求、反馈、服务态度、在岗情况等全闭环管理,苗头问题及时预警提醒,全流程公开监管。
二、数据精准分析,辅助科学决策
12345热线数据代表着最准确最直接的民生诉求,蕴涵着社情民意热点和发展态势,是支撑科学决策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通过对专题事件、主题事件、突发事件等从诉求趋势、内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全方面数据挖掘,对民生热点、社会顽疾、高频高发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智能预警,实现话务与诉求整体监测、指挥调度与分析预警全流程管理,达到未诉先办、以防减治的目标,基于多源汇聚的民生诉求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对政府管理的重点态势把控、智能预判和即时预警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化的数字支撑。
三、强化考核评估,提升服务效能
依据国办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对全省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进行实时考核评估,立足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从服务成效度、办理成熟度、方式完备度、事项覆盖度、指南准确度和移动政务服务等6个维度,设计75项指标。考核过程中,认真落实给基层减负要求,所有指标数据均采取系统后台自动抽取方式采集,无需被考核对象填报任何报表等材料。同时,考核评估结果实时公开,自动排名,被考核对象可随时查看自己和其他地区考核结果,通过纵横比对,为各地区搭建优化政务服务的“擂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倒逼服务效能提升。
四、开展智能监管,打造阳光政务
聚焦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依托全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政务监督由“现场查访”向“非现场监管”升级,由“被动发现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升级,由传统“人力巡查”向“智能巡查”转变。通过以“数据+智能”为关键要素的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精准监管,改变监管部门的传统工作模式,提高对政务服务问题的自动预警、预控能力,把监管人员从低业务含量的简单操作(视频点播督察等)中解放出来,完成以机器换人力到以智能增效能的转变,实现全流程监管、全天候监管、全方位监管。
五、加强督办调度,促进问题整改
通过数据分析及预警监测,针对每一类、每一项发现的问题均实行清单管理及销号管理,做到整改措施、责任单位、整改时限“三明确”。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既紧盯问题精准发力,又举一反三,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形成发现问题、归集问题、整改提升、成果反馈的内部整改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