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摆擂台,技能大比武。
近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闭幕。经过7天的熟悉场地和激烈比拼,辽宁代表团作为12个获得“突出贡献奖”的省份之一,选派的142名选手全覆盖参加109个赛项,1人获得银牌、2人获得铜牌、36个项目45人优胜的较好成绩。其中,有3人进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8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本次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共设109个比赛项目,其中分为世界选拔赛项目(62个)、国赛精选项目(47个)两大类,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住建、交通、机械、轻工等部门行业组建36个代表团参赛,4045名选手,3270名裁判参加,其中有393名选手获得109个项目金、银、铜牌,有近12万人次现场观摩比赛,热门点位人流如潮,刷新了社会公众对技能人才固有的认识。
辽宁整体成绩全面提升。强项筑固,短板补长。此次大赛,辽宁在传统项目上保持一定优势,代表朝阳市参赛的谭临溪获得茶艺比赛的银牌,这是我省继第一届获得金牌后,再次获奖。来自沈阳的选手张磊、翁楠在虚拟现实工程技术赛项中表现出色、完美发挥,获得了铜牌。与上次大赛相比较,我省选手36个项目45人优胜比上届20人优胜翻了一番多,团体总分上届81分,这次超过150分,接近翻一番。辽宁队选手从学生到职工,从中高等院校到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名校都有选手参加,同时,驻辽央企及军工企业等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参赛选手在工业控制、车身修理、货运代理、起重设备操作技术等取得较好成绩,在智能制造及数字技能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原型制作、数控车、数控铣、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训练等在优胜奖项中成绩领先,这些选手将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今后比赛储备生力军。
辽宁良好形象全面展现。9月15日,辽宁代表团团长受邀参加代表团媒体见面会,他从辽宁工业门类齐全、政策体系完备、发展环境优越等3个方面宣传辽宁,展示新时代辽宁全新风貌,就培养更多“李志强班”式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回答记者提问,吸引更多人才汇集辽宁,助力振兴。我省杰出技能人才代表洪家光、李志强分别在技能强国主论坛和大国工匠分论坛上代表发言,宣介我省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在顶尖高技能人才领域传播辽宁声音。
辽宁特色精彩纷呈。比赛全程通过“赛、展、会、演”结合,充分展现辽宁风采,提升辽宁热度。场内比赛选手聚精会神,毫秒不差。在S10技能展示馆内的辽宁馆,以“技兴辽宁·能创未来”为主题,精心筹划辽宁展馆,从数字辽宁、智造辽宁、技艺辽宁、竞赛辽宁、文化辽宁5个板块展现辽宁大国重器集成、大国工匠集聚的深厚底蕴,展示辽宁全面振兴蓄势待发良好态势。人们在辽宁舰、海斗一号、特种机器人等大国重器前流连忘返、留念拍照,具有辽宁特色的明信片一字排开的,打卡者络绎不绝,尤其是馆内的技能虎,配合观众拍照,时时昂首长啸,技能展示馆成为观摩人员“网红”打卡集中地和宣传辽宁技能文化的窗口,受到观众追捧。同时,我省的绝活绝技展演得到一致好评。
新职业引领未来。人工智能训练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这些新职业,为前来观摩比赛的全国各地观展群众开了眼界。我省142名选手出征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其中40名选手参加今年新增设的20个新职业赛项。当大家还在惊叹这些新职业时,我省新职业技能人才已进入竞技全国赛场的第一方阵,如在虚拟现实工程技术赛项中我省取得前3名的好成绩。
在现场,三代工匠聚齐大赛。马凤喜作为辽宁队新成长起来的优秀钳工冠军;马凤喜的师傅方文墨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辽宁工匠,作为裁判在赛场执裁;方文墨的师傅曲骊全国技术能手、盛京大工匠,作为技术支持为选手保驾护航。三代人,一条心。赛后,马凤喜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作为“师爷”的曲骊拍了拍马凤喜的头,亲切地说,要正视差距,总结好经验,准备下一次比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取得比赛经验才能赢得未来。
一场技能盛宴,精彩永不散场。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以世赛为引领,国赛、省赛为龙头,市赛、行业大赛为主体,职业院校技能比武、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本届大赛,辽宁代表队提前谋划、提早部署,对标对表国赛赛项安排深入挖掘和培养选手,选派142名选手参加109个项目比赛,赛项参与率达100%。参加此次竞赛为我省优秀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技能技艺的舞台和与其他省份交流互鉴的平台,帮助参赛选手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积累了经验,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向好趋势基本形成。正如方文墨所说:“我们这一代人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让辽宁装备制造类的技能人才涌现出来,让技能之光闪耀青春年华,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已成为辽宁省职业技能人才的共识。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竞赛来源于生产一线、服务于生产一线,依托人才、培育人才的功能定位,认真总结前两届国赛和第一届省赛经验,抓紧筹备第二届省赛,推动技能人才梯次性培养,技能、生产紧密贴合,竞赛体系更加完备,竞赛成绩更上层楼,持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更好保障企业用工、支撑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技能人才铁军,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技能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