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不佳。早期消化道肿瘤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进展期消化道肿瘤即使手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40%,因此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论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消化内镜检查是重中之重,因为消化内镜不但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病灶,还能够进行放大、染色及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可以对病变进行精准的判定,而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更是成为消化道早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3岁的陈大爷在家当地的医院做内镜检查时怀疑胃窦早癌,家属带着陈大爷来到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准备手术,医生在看过检查报告考虑患者病灶大小建议先到消化内科就诊。消化内科团队经充分评估,在与患者及家属商议后,决定给陈大爷行内镜下ESD手术。在麻醉科协助下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进行顺利,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不适,无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高中分化腺癌),符合粘膜内癌,癌变范围约6*6毫米,未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水平切缘及垂直切缘阴性,无需追加手术,术后5天患者康复出院。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消化道病变的内镜微创治疗术,对于胃肠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常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它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
1.早期消化道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内镜等检查方法,确定肿瘤为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粘膜下层的肿瘤,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
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平滑肌瘤、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如果来源于粘膜肌层和粘膜下层,可通过ESD完整剥离病变。
ESD的技术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预后良好,术后肿瘤复发率与传统手术复发率相似;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原位癌等病人,通过内镜下切除,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说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提高消化道肿瘤治愈率的关键。针对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做好消化内镜检查的科普宣传工作,实际上的意义非常大。很多人谈镜色变,恐惧检查,早已推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让内镜检查不再痛苦。“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这是消化内科大夫的工作准则之一,也是他们的工作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