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铁西区兴顺街道嘉业社区的低保户张萍老人,因视力障碍,希望有一根盲杖助行。近日,在社区和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老人的“微心愿”顺利实现。这样的暖心事,在铁西区近期开展的“大排查、大走访、大关爱”活动中不胜枚举,每一个街道(镇)、社区(村)都奔走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的道路上。
摸排走访底数清 切实叫响“党派我来的”
按照铁西区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全区各街道(镇)、社区(村)以网格为单位,通过“大排查”全面摸清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孤儿等“一老一幼”群体和各类生产生活困难人员的情况;通过“大走访”倾听民声,用线上沟通、入户问询、心愿墙收集等方式掌握社情民意、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等情况,分类建立群众诉求清单;通过“大关爱”解决实际问题,以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实际行动叫响“党派我来的”。
“徐大娘,您子女不在身边,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啊,有什么问题和诉求,您可以告诉我,我们全力替你们解决。”夏日炎炎中,铁西区笃工街道圣工社区的网格员们敲响一扇扇房门,问民生、访民情,已经收集问题建议200余件,问题办结率达95.8%,真正变“小网格”为“大家庭”。
走访过程中,社区网格员每到一户,都会详细询问群众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安全生产、企业发展、社会治安、文体生活、救助帮扶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需求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集中时间攻坚,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音”。
释放网格大能量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在铁西区兴顺街道兴盛社区景星家园小区,网格员杨淑芝坚持每天到独居老人冯继才家里探访。不久前,家住四楼的老人家中水管坏了,漏水殃及楼下1至3层,急坏了老人家。杨淑芝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帮忙联系其女儿及时维修水管,同时到楼下各住户家中查看情况,安抚众人情绪。水管修好后,在网格员的努力下,楼下住户们也都表示谅解,对损失不追究老人赔偿。邻里关系的融洽和睦,离不开网格员这个“连心桥”和“调解员”的重要作用。
同时,兴顺街道开展党建引领“工会+信访+安全”志愿服务日,“一对一”走进困难家庭帮扶。针对特殊群体,按需解忧,送去肉、蛋、豆油、日用品等生活物资。社区包保网格员还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讲解燃气正确使用方法,检查软连管、灶具设施,提醒日常注意自查,确保安“燃”无恙。街道还开通“幸福教育课堂”直通车,为辖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成立“微爱帮帮团”,发动网格内老党员、志愿者,联合社工站、辖区爱心企业,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帮帮团”结对帮扶小组,以网格为单位收集辖区内特殊群体的“微心愿”,真正做到精准服务、做“民生微实事”。目前兴顺街道已通过走访排查特殊群体共计1040户,近一周来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个。
聚焦问题逐一销 用心帮扶“一老一幼”
“谢谢你们送来的饺子!这味道就和家里包的一样,你们真是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对待!”日前,在铁西区凌空街道永合社区老年居民李淑琴家中,老人一边吃着社区送来的“暖心早餐”一边赞不绝口。原来,社区通过排查走访掌握辖区老年人情况后,联合共建企业福记饺子开展惠民活动,为辖区行动不便及儿女不在身边的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送去暖心早餐,已经持续了几个月。每个周三是永合社区的“暖心行动日”,饺子带着爱的温度被送入老人们家中,让温情涌动在整个辖区内。
“感谢志愿服务队资助我读书。作为大学生红色爱心服务队一员,我将来也要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写这封信的小姑娘叫宋伽铭,是凌空街道六小区社区的一名低保户,现就读于沈阳体育学院。小姑娘的父母于2017年相继去世,高额的学费一度使宋伽铭的生活陷入困顿,甚至想放弃学业。六小区社区通过排查走访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联系到与社区长期合作的善若水公益服务队旗下的“四拖一”帮扶队,向女孩伸出了援手,每年资助她5000元直至毕业。公益的微光照亮了孩子的前程,更将大爱传递向未来。
“您的身体情况还好吗?”“最近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问候有声,大爱无形。在铁西区,传递温暖的“大排查、大走访、大关爱”活动还在持续着。铁西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将继续紧贴群众需求,聚焦“一老一幼”、新业态群体、特困人员、精神障碍等群体,广泛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关爱活动。每个社区(村)至少建立一支以党员为骨干的“我是雷锋”志愿服务队,针对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特殊群体,以及“一老一幼”、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常态化提供志愿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幸福来敲门”“我们是对门儿”等铁西特色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定期上门为群众解忧纾困,主动与邻居对门结成帮扶“对子”,“点对点”包保特殊群体,办理跑腿缴费、健康服务、心理疏导等“微实事”,持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图片:铁西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