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6大重点头部企业配套产业园的火热建设,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正飞奔在变“卡脖子”为“助推器”的超车之路上。7月15日上午,在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投产仪式上,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正式宣告投产,将使解决了“卡脖子”技术的特高压套管产品实现批量化生产,助推我国输变电产业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远距离送电关键部件在铁西突破“卡脖子”
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由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沈阳和新套管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6.44亿元,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除常规产品外,该基地将逐步生产±800kV干式直流套管、±1100kV特高压直流套管和1100kV特高压干式交流套管等解决特高压产品组部件“卡脖子”技术的特高压“明星产品”,预计年产4815根,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
为什么说特高压套管产品是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前沿产品?沈阳和新套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瑞介绍,远距离送电必须运用特高压送电技术,但作为特高压工程所用变压器的重要组部件,±800kV套管一直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短板和瓶颈。为此,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了套管技术攻关项目,沈阳和新套管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成功研制出首支国产±800kV干式直流套管这一重量级产品,并通过一年的挂网运行得到认可,于2021年12月5日通过了国家级鉴定,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虽已就位,但当时,厂房生产及试验能力不足,特高压套管无法完成批量化生产。于是经过周密计划,建设一座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的方案应运而生,并于2022年4月在沈阳经开区正式开工,历时一年多正式竣工投产。
研制基地以智能化助推国产化、量产化
如今,走在正式投产的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内,众多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化装备及数字化系统令人眼前一亮:金属件机器人三维扫描检测线,可以利用智能扫描建模技术,让机器人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尺寸测量;创新研发的行业首条套管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利用条码、RFID、视觉、力觉、机器人及信息化技术,实现兼容607种产品的共线柔性化生产;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使信息流及数据流全面贯通各业务场景。基地还专门建设了特高压套管车间,使得国产特高压套管批量化生产成为现实。
“此外,基地还正在构建一个覆盖全基地的5G专网,预计明年2月建设完成。” 王启瑞介绍,利用专网,基地可以实现5G+远程控制、辅助装配、质量控制、仓储管理、远程监造等场景。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旭平介绍,根据国家“十四五”及未来十年的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每年预计将有至少2条特高压直流项目核准和建设,这意味着,对国产特高压套管的需求量也将逐渐加大。特高压套管技术的进步,与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的投产,搬掉了困扰我国特高压套管“技术+生产”两块大石头,让国产的高压套管也可以批量化生产,成为自主创新推动中国重大装备及高端组部件国产化的一个生动实践。
铁西6大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加速建设
铁西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特变沈变公司这一电力装备产业链头部企业,铁西重点打造“整零协同”的变压器配套产业园,以变压器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为主要招商方向,为变压器、电抗器、高低压电气及成套、箱式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备等产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园区建成后,将形成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产业链生态。
近年来,铁西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责任使命,扎实提升重点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沈鼓压缩机配套园、特变电工变压器配套园等6个重点头部企业配套产业园建设工程已于去年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园区重点推进项目127个,总投资639亿元。沈鼓压缩机配套园往复机生产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厂房、沈阳机床机床主机配套园制造能力改造升级一期项目基建工程、特变电工变压器配套园东北输变电产业园升级改造项目(园区一期)各车间主体结构等均已施工完成,各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同时,铁西充分利用头部企业吸引和带动优势,赴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开展“以商招商”行动,加速打造“头部+配套”的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强链延链。龙头引领创新突破,高质量项目链式聚集,铁西区正迈着铿锵步履,奋力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冲在前、扛大旗。
(铁西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