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结婚证”——《官制婚书》长什么样?
婚姻礼仪有啥不同?
几代传承的家庭藏品背后,
讲述着怎样感人的爱情故事、
家风文化和家国情怀?
在一个涨知识又纵览古今的展览里,在穿越百年的时间轴线里,沉浸体验婚俗文化的厚重深沉,体会中国人的传统浪漫,领略百年婚姻文化的魅力。
5月11日上午,情辽爱久,凤“皇”于飞——百年婚姻家庭文化展在沈阳市皇姑区文体大厦正式开展。本次百年婚姻家庭文化展是在辽宁省民政厅和沈阳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皇姑区委宣传部、皇姑区民政局、皇姑区文旅局、皇姑区妇联共同主办。
“印记”是本次百年婚姻家庭文化展的主题,每一个印记都是一个家族的血脉延续,更是一部部独特的人生传奇。无数个家庭印记汇聚成民族的印记,国家的印记,凝聚成中国人强大的家国情怀。百年婚姻文化展的开展仪式上,寓意百年婚姻文化历史见证的“合印记”,由莅临开幕式的辽宁省民政厅、沈阳市民政局的相关主管领导现场揭幕。
据皇姑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刚刚揭幕的“合印记”,将从11日起,作为最新的展品置于展厅中。“合印记”印记着每一个人对中华婚姻文化的共同情感,也坚定了皇姑区婚俗改革各成员单位将婚俗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个“小家庭”美满,托起中华“大家庭”的和谐。良好的婚姻家庭文化,对个人和全社会都影响至深。本次展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的指示精神和民政部婚俗改革目标指导方向,旨在通过展示百年婚姻家庭文化,助推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助力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
一幅幅珍贵罕见的唯美婚书照片、一部部标志着时代进步的律法、一件件浸润时光印记的家族藏品、一封封包含着期许和智慧的家风宝典……在百年婚姻文化展上,等你读懂的是中国人独有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震撼人心的是时代的变迁、婚俗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的移风易俗;倍感珍惜的是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从带着封建时代烙印的“娃娃亲”婚书——1909年的童养喜帖,到文字工整、诗词浪漫、图案讲究、设计感十足的近代婚书,再到皇姑区首创的新人结婚登记的《官宣书》,代际传承的百年婚书展区,展出了从百年前的《官制婚书》到近现代结婚证书等近百件展品。婚书是我国婚姻制度演变最为直观的见证,历史上婚书的材质、制作样式、文字内容千差万别,从文化角度来审视,再次感叹的是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进步。
在婚姻法律展区,知识渊博的机器人讲解员“小花”全面的介绍和展现了婚姻领域的法律嬗变,从明确宣布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的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到新增离婚冷静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婚姻法律展区见证的是我国婚姻法律制度的日臻完善与成熟。
在家庭印记、家风传承展区,一件件饱含“家的印记”的陈年旧物,讲述着家族传承、家风继承的感人故事,宛如翻开一本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家风智慧宝典……家庭的印记延续古今,可以是家书一封、可以是实物一件,可以是技艺的传承,可以是精神的承载,可以是永不止步的创新。
纸笺写片语,鸿书寄温情,处处温暖互相关心彼此牵挂的合家和美,真正融合了大“家”之长,聚合了小“家”之美,将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加以质续,荟聚新思想新观念,为时代婚姻文化赋能。
展览共设百年婚书、婚姻法律、家庭印记、家风传承、合家和美五大篇章,集合了大量荟萃百年婚姻家庭文化的纸质藏品、实物藏品。这也是该展览在皇姑的首展,展期将持续至5月23日。
百年婚姻家庭文化展,期待与广大市民们一起,孕育文明新风,传承家国情怀,助推婚俗改革成果,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展览时间:5月11日——5月23日
开展时间:每天9:00—11:30,13:00一16:30
展览地点:皇姑区崇山中路103号的皇姑区文体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