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批对12345热线建设及运行全过程进行精细化规范和管理的省级地方标准。
按照国家要求,各地区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热线,归并后的热线统一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并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国家标准体系,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2021年2月份,辽宁优化整合各级各类诉求渠道1014条,开通全省统一的12345热线,成为集电话、网络、微信、APP等全渠道于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归并后的12345热线平台在工作体制、渠道畅通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热线接听、服务流程、评价监督、人员管理、数据应用等方面,省内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模糊性、随意性,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办理机制。同时,针对诉求体量巨大、群众需求多样化、业务覆盖面广以及面对跨区域跨层级跨领域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亟需出台相关管理与规范,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在统一平台上提供规范化服务。
为实现辽宁12345热线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群众诉求办理工作质效,由省营商局提出并归口,经过草案编制、调研论证、征集意见和专家评审等程序,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2023年3月30日正式发布、4月30日开始实施。
据悉,该《规范》内容框架由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受理范围、工作流程、应急、数据应用、监督管理等9部分组成。在宏观上从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创新,在微观上从业务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具体事项操作层面进行规范,是全国范围内首批对12345热线建设及运行全过程进行精细化规范和管理的省级地方标准。
该《规范》明确责任机构设置,规范服务标准流程,实现系统数据同源,同时厘清诉求事项清单。明确48类行业领域、222项问题类型、1117项问题表现及418项权责四级问题分类标准,制定交办事项确责清单,实现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和颗粒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