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沈阳市扎实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实现了首季经济“开门红”。4月26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城乡融合发展”赛道、“市域治理”赛道、“生态文明建设”赛道一季度相关情况。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周森介绍,市城乡建设局以核心发展板块建设、城市更新“五大行动”、“五工程一管理”、乡村建设、土地攻坚和城市资源盘活5方面25项举措为抓手,一季度较好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实现首季“开门红”。
城建项目一季度共启动实施145项工程,总体开复工率达到30%,其中续建项目76个、复工率100%,新建项目416个、开工率16.6%。一季度完成投资达到40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幅50%以上。
目前,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四号线土建主体结构及铺轨工程全部完成,已实现“电通”,一号线东延线、三号线、六号线均在施工车站主体结构,6条快速路建设已全面开工,公交场站建设已复工5座,完成新增泊位11406个;老旧厂区工业博物馆片区、老旧商圈和平北市片区更新改造项目均已进场施工;长城国家公园(沈阳段)项目月底完成立项,抗美援朝地宫扩建方案已通过国家审核;1000个口袋公园全部完成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结合春季植树工作已进场施工67个,综合公园改造提升已进场4座,浑南环城水系改造抓紧稳定设计方案。全市800个老旧小区已进场施工152个,309条背街小巷管线单位已陆续开展管线改造;29条街路更新中,先农坛路、小什字街等12条道路已进场施工。新民环城路、法盘线等5条县域公路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沈环线蒲河北桥改造工程已复工;500公里农村公路涉及法库县项目已进场施工。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侯绍立介绍,一季度,40项工作任务中超序时进度完成9项,其他31项均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工作进度达标率100%。如市委政法委组织应急、公安等部门,推动完成2453个社区(村)“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工作室建设工作,下沉各类专业人员力量6695人,实现工作室建设全市全覆盖。皇姑区组织开展“走千格、访万户、护平安”暨“三防范、两排查、一更新”专项行动,实现“七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沈北新区年初以来,共排查化解风险隐患3400余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700余件,“八类”重大刑事案件社区(村)创零率达到83.1%。市扫黑办依法规范推进“2.25”涉黑案件办理,“12337”平台转办超期线索查结率提前达到50%。
市应急局按照“1+1+5+N”模式,在全国率先组织研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自查自测管理”系统,原计划6月底前按照国务院安委办工作安排做好国家首批试点验收迎检的工作,已于2月份提前通过国务院的评估检查,并开展远程录入和部分企业先试先用。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综合治理行动。实施安全生产强基固本工程。全市累计组织18885个检查组,检查42695家企业单位,查改隐患问题42008项,其中电梯救援处置492起,解救被困人员1338人,约谈警示365家企业单位,执法立案60起,查处危险化学品50.656吨。强化应急救援与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实名落实3186个市、县、乡、村、护林员五级网格防护责任。全市专兼职护林员从866人增配至2023人,防火检查站由99个增至137个,逐人扫码登记进山入林,一旦发现火情,及时报警,一旦发生险情,实施紧急救援。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单伟民介绍,受长过程、大范围沙尘等不良气象影响,截至4月23日,沈阳市优良天数为85天,同比减少10天,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普遍恶化的背景下,沈阳市通过发布8次特别行动指令,深化臭氧污染“夏病冬治”,统筹车辆、机械排放协同治理,开展施工、道路、厂库、运输、裸地“五尘”共治,强化秸秆禁烧精细化管控等举措,有效削峰降值、对冲影响,成功争良18天,确保PM2.5等核心指标变化幅度在全省排名靠前。
一季度,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个国省考断面中10个断面达到优良水质,10个断面为Ⅳ类水质,无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部达到考核目标,国考断面累计水质指数5.38,同比改善16.72%。我市水质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实现开门红,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达标奠定基础。
此外,一季度沈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工业危废、医废安全处置率均为10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