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十院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成功为患者“筑桥修心”
近日,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成功为一名68岁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经顺利出院。此次手术医院高度重视,是在心脏中心外科组吴海波主任率领的手术团队与麻醉科、超声科、心脏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也标志着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迈上新台阶。
68岁的张先生在1个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痛,伴恶心、呕吐、大汗。在当地医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口服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胸痛、呼吸困难、夜间难于入睡,种种的不适折磨得张先生身心俱疲,经人介绍,张先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沈阳市第十人民心脏中心。经过佟铁壁主任的造影检查,经与心脏外科吴海波主任会诊,一致认为张先生进行冠脉搭桥术方案优于心脏介入(植入支架)手术方案。
搭桥”就是取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作为“桥”材料,将狭窄冠脉动脉远端与主动脉连接起来 ,既将主动脉血流引向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灌溉。冠脉搭桥术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外循环下的心脏停跳术,使用机器代替心脏泵血。近些年来,成熟的心脏外科发展非体外循环下的心脏不停跳搭桥,后者避免传统体外循环所致的损伤,尤其适用于高龄,心功能低下,升主动脉钙化等体外循环高危患者 ,但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血管的吻合,犹如高科技在心尖上起舞,对外科医生的技术,麻醉师及护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搭桥手术虽然手术风险很大,但一次手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远期效果良好。如果不做手术,患者极易心梗进展,甚至出现心脏猝死。”吴海波主任介绍,经慎重考虑后,心脏中心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精心准备后,手术如期进行。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需要在直径几毫米的血管上,用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其难度可想而知。手术由曾经留学德国的吴海波主任主刀,吴海波主任凭借其熟练地技术,几乎完美的结扎、止血、缝合,从开胸到最后一根血管吻合,只用时1小时50分钟,共冠脉搭桥2支,成功为患者搭建了生命之桥。
术后患者转入CCU监护病房。李海宁主任密切观察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予及时处理,同时康复科协助早期心、肺康复。第2天,患者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心外组副主任医师洪旗,医生葛尧,护士长杨天舒带领的护理团队继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本文图片来源: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