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二十年顽疾生活无法自理 3D打印颈椎置换重获新生

0
分享至

今年54岁的陈先生,在二十年前颈部外伤,剧烈的疼痛让他当时走路特别慢,甚至不敢转身、回头,甚至睡一夜好觉都成为奢侈。2004在当地医院做了颈椎6-7的前路固定融合手术,术后一段时间颈部疼痛很痛苦,脸部头部神经痛,轻轻擦汗有触电感觉,吃饭,喝水有点呛的感觉,并且背部疼痛症状较为严重。手术后3年多时间没有出汗,在家里做做足疗、烤电、刮痧等,疼痛逐渐趋于缓解。


颈痛困扰多年 保守治疗病情逐步加重

两年前,陈先生感觉颈部疼痛有所加重,连翻身和起床都特别吃力,腿发软,走路像踩棉花似的,还摔过几次,吃饭、喝水、吞咽困难,有时候吃饭掉饭粒,还有流口水,自己却还不知道。2021年1月,回到老家的医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住院40多天也没有起色,久病成医的陈先生回家后自己做牵引治疗。2021年4月,陈先生一家专程去北京就诊,找到治疗脊柱外科的专家,专家认为陈先生是颈椎的感染,并且情况非常严重,一旦脓肿压迫脊髓就会危及生命,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风险非常大,因此还是建议继续保守治疗。

想做手术困难重重 医生面对棘手问题

2022年9月,疼痛再次加重,这次的病情加重陈先生已经双手无力,而且麻木越来越重,已经无法下地行走。看到陈先生只能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家属下定决心想要手术治疗。在经过多方的咨询,家属找到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骨一科的柳盛春主任。柳盛春主任经过仔仔细细的诊察,告诉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颈椎多个椎体感染,同时还有多个节段的不稳定和内固定的松动,后方的椎管变窄,脊髓在椎管里被卡压,并且由于颈椎不稳定,卡住食道,会造成吞咽困难,想要彻底解决,只能手术治疗。

面对即将的手术治疗,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柳主任和医生面前。陈先生颈椎前路做过一次手术,是否存在黏连,黏连会不会影响需要切除的椎体?由于第一次手术距离现在已经快20年了,当年用的什么器械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配套的器械,能不能取下来上一次手术的钢板,都是棘手的问题。患者第一次手术固定的是颈椎6-7,目前看已经有松动和感染了,这次手术一定要把病变的椎体切得彻底才行,这就意味着需要切除掉颈椎6.7胸椎1三个椎体。同时切掉这么多椎体,用什么植骨材料替代,能不能匹配?这么长的内植物怎样固定?能不能融合?手术之后感染如果控制不住继续进展怎么办?

14小时的复杂手术 医生妙手助患者摆脱多年颈痛

经过一次次的阅片、查体、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一期把颈椎的前路后路都固定上,手术计划切掉三个椎体,通过术前反复在电脑上测量需要切除的范围和长度,反复与工程师沟通确认,最终柳主任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专属于陈先生的3D打印的假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医生将市场上能找到的颈椎前路器械都借了过来,就怕术中取钢板的时候器械不匹配。

手术的日子到了。柳主任小心仔细的显露的手术的范围,一切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第一次手术的钢板被顺利取下,可是由于患者颈椎反复感染,已经出现严重的硬化,像石头一样坚硬的颈椎将后面的脊髓挤压的非常严重,稍有震动会加重脊髓的损伤,柳主任只能用超声骨刀小心翼翼地一点点的切骨头,仅仅切除三个椎体,普通情况可能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但这三个椎体硬是用了五个小时才切除。面对复杂的病情,骨科团队一丝不苟、步步为营,在历经近14个小时后,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第二天早上醒来,陈先生兴奋异常,因为昨晚睡得特别踏实,困扰这么多年的颈部终于疼痛消失了,而且能吃能喝了。手术后感染骨头的细菌也找到了,在经过医生调整药物后,感染也治愈了。如今,郭大哥走路已经不再需要家属的搀扶,自己就可以行走,也没有了疼痛和过电的感觉。陈先生说一定配合医生好好治疗,等好了之后还计划今年带上郭大嫂,出去旅旅游、爬爬山,好好的享受生活。

相关链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呈现了高发趋势,颈椎病已不仅是令老年人头疼的问题,而是越来越年轻化。颈椎出现问题可以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手麻,持物不稳等,严重时出现双下肢行走不稳,甚至有排便排尿困难。当出现上述症状或者颈椎术后一段时间再次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沈阳市第十人医院骨一科常规开展颈椎病,颈、胸、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颈椎、腰椎椎管狭窄,脊柱感染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此次应用3D打印假体翻修颈椎术后感染,一期切除三个椎体,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在省内尚属首例。

本文图片来源: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暴富梦碎:开出2.2亿彩票的投注站,店主坦言总部奖励成泡影

一夜暴富梦碎:开出2.2亿彩票的投注站,店主坦言总部奖励成泡影

全都懂一点儿
2023-12-09 21:27:57
武大教授汤某的21条账单,揭开了他和小14岁的二婚妻子的婚姻真相

武大教授汤某的21条账单,揭开了他和小14岁的二婚妻子的婚姻真相

半夏吃瓜妹
2023-12-10 12:45:25
除了玩偶姐,还有 3 位顶流人气女神,你认识吗?

除了玩偶姐,还有 3 位顶流人气女神,你认识吗?

热闹吃瓜大姐
2023-12-07 19:52:10
深度 | 年终岁尾,中国元首外交再起航,中越关系有何特殊之处?

深度 | 年终岁尾,中国元首外交再起航,中越关系有何特殊之处?

上观新闻
2023-12-10 21:42:03
华夏银行天津分行行长贡丹志坠楼死亡

华夏银行天津分行行长贡丹志坠楼死亡

经济观察报
2023-12-10 19:41:14
痛心!宜宾2岁男童坠楼身亡 知情人:妈妈带二宝看新房装修出事 警方排除刑案

痛心!宜宾2岁男童坠楼身亡 知情人:妈妈带二宝看新房装修出事 警方排除刑案

红星新闻
2023-12-10 18:22:12
普京宣布竞选后:白宫一句话神评,中国选择了最为合适的回应方式

普京宣布竞选后:白宫一句话神评,中国选择了最为合适的回应方式

千里持剑
2023-12-09 20:51:19
台北故宫展出赵构密旨,内容催促岳飞出兵,历史恐怕要被改写

台北故宫展出赵构密旨,内容催促岳飞出兵,历史恐怕要被改写

书法网
2023-12-10 16:19:02
北京外卖小哥晒工资条:一个月2237块,跑通宵14单才94块

北京外卖小哥晒工资条:一个月2237块,跑通宵14单才94块

齐天候
2023-12-10 17:40:47
怀疑并非亲生,七旬老汉残忍杀害儿孙?警方:已介入处理

怀疑并非亲生,七旬老汉残忍杀害儿孙?警方:已介入处理

极目新闻
2023-12-10 21:51:41
高层发声:内需,内需!

高层发声:内需,内需!

燕梳楼2021
2023-12-10 14:07:30
王哲林31+13得分超战神升至历史第九 上海送四川五连败高登36+9+8

王哲林31+13得分超战神升至历史第九 上海送四川五连败高登36+9+8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3-12-10 21:31:58
河南女教师被奸杀,法医保存精斑25年,凶手却让警察难以置信

河南女教师被奸杀,法医保存精斑25年,凶手却让警察难以置信

平安是福呀
2023-11-28 21:49:49
因为有同学体测成绩破了世界纪录,所以体测要重考

因为有同学体测成绩破了世界纪录,所以体测要重考

新动察
2023-12-10 10:33:08
中国公安悬赏通缉:74岁缅北果敢自治区原主席、2名女董事长等10人

中国公安悬赏通缉:74岁缅北果敢自治区原主席、2名女董事长等10人

政知新媒体
2023-12-10 20:23:20
痛心!31岁羽球前国手身亡,曾获国际赛亚军,堂妹曾是国手

痛心!31岁羽球前国手身亡,曾获国际赛亚军,堂妹曾是国手

全眼看体育
2023-12-10 17:52:28
缅北“明氏家族”覆灭后,警方通缉另三大电诈家族:举报这10名头目奖10到50万元

缅北“明氏家族”覆灭后,警方通缉另三大电诈家族:举报这10名头目奖10到50万元

极目新闻
2023-12-10 20:36:33
95后少妇带着孩子与男网友缠绵,缠绵过后被杀害,孩子也被拐卖

95后少妇带着孩子与男网友缠绵,缠绵过后被杀害,孩子也被拐卖

胖胖侃咖
2023-12-10 20:30:03
谁阉割了年轻人的血性?54岁保安捅死32岁外卖员:就为了不判互殴

谁阉割了年轻人的血性?54岁保安捅死32岁外卖员:就为了不判互殴

大风文字
2023-12-10 17:38:23
院士上电视鞋底老化掉渣,媒体:这不是“洋相”而是科学家本色

院士上电视鞋底老化掉渣,媒体:这不是“洋相”而是科学家本色

极目新闻
2023-12-10 16:54:22
2023-12-10 23:58:44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时隔6年将再访越南 专家:中越关系迎重要节点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时隔6年将再访越南 专家:中越关系迎重要节点

财经要闻

中国最牛地级市,房价跌停板打开了!

体育要闻

湖人的知行合一,步行者的百尺竿头

娱乐要闻

徐若瑄宣布离婚:感谢九年彼此付出

科技要闻

刘强东内网也留言:京东基础依然在,希望兄弟们绝不躺平

汽车要闻

2024款福特电马售23.98万起 动力续航全升级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时尚
本地
教育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房产要闻

最高直降91万!大兴黄村「晓月和风」推出一口价房源

她被拍到新恋情?而网友还在等她的前夫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探访濠江,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教育要闻

高一数学解题技巧干货:换元法,求指数型函数的值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