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二十年顽疾生活无法自理 3D打印颈椎置换重获新生

0
分享至

今年54岁的陈先生,在二十年前颈部外伤,剧烈的疼痛让他当时走路特别慢,甚至不敢转身、回头,甚至睡一夜好觉都成为奢侈。2004在当地医院做了颈椎6-7的前路固定融合手术,术后一段时间颈部疼痛很痛苦,脸部头部神经痛,轻轻擦汗有触电感觉,吃饭,喝水有点呛的感觉,并且背部疼痛症状较为严重。手术后3年多时间没有出汗,在家里做做足疗、烤电、刮痧等,疼痛逐渐趋于缓解。


颈痛困扰多年 保守治疗病情逐步加重

两年前,陈先生感觉颈部疼痛有所加重,连翻身和起床都特别吃力,腿发软,走路像踩棉花似的,还摔过几次,吃饭、喝水、吞咽困难,有时候吃饭掉饭粒,还有流口水,自己却还不知道。2021年1月,回到老家的医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住院40多天也没有起色,久病成医的陈先生回家后自己做牵引治疗。2021年4月,陈先生一家专程去北京就诊,找到治疗脊柱外科的专家,专家认为陈先生是颈椎的感染,并且情况非常严重,一旦脓肿压迫脊髓就会危及生命,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风险非常大,因此还是建议继续保守治疗。

想做手术困难重重 医生面对棘手问题

2022年9月,疼痛再次加重,这次的病情加重陈先生已经双手无力,而且麻木越来越重,已经无法下地行走。看到陈先生只能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家属下定决心想要手术治疗。在经过多方的咨询,家属找到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骨一科的柳盛春主任。柳盛春主任经过仔仔细细的诊察,告诉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颈椎多个椎体感染,同时还有多个节段的不稳定和内固定的松动,后方的椎管变窄,脊髓在椎管里被卡压,并且由于颈椎不稳定,卡住食道,会造成吞咽困难,想要彻底解决,只能手术治疗。

面对即将的手术治疗,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柳主任和医生面前。陈先生颈椎前路做过一次手术,是否存在黏连,黏连会不会影响需要切除的椎体?由于第一次手术距离现在已经快20年了,当年用的什么器械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配套的器械,能不能取下来上一次手术的钢板,都是棘手的问题。患者第一次手术固定的是颈椎6-7,目前看已经有松动和感染了,这次手术一定要把病变的椎体切得彻底才行,这就意味着需要切除掉颈椎6.7胸椎1三个椎体。同时切掉这么多椎体,用什么植骨材料替代,能不能匹配?这么长的内植物怎样固定?能不能融合?手术之后感染如果控制不住继续进展怎么办?

14小时的复杂手术 医生妙手助患者摆脱多年颈痛

经过一次次的阅片、查体、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一期把颈椎的前路后路都固定上,手术计划切掉三个椎体,通过术前反复在电脑上测量需要切除的范围和长度,反复与工程师沟通确认,最终柳主任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专属于陈先生的3D打印的假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医生将市场上能找到的颈椎前路器械都借了过来,就怕术中取钢板的时候器械不匹配。

手术的日子到了。柳主任小心仔细的显露的手术的范围,一切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第一次手术的钢板被顺利取下,可是由于患者颈椎反复感染,已经出现严重的硬化,像石头一样坚硬的颈椎将后面的脊髓挤压的非常严重,稍有震动会加重脊髓的损伤,柳主任只能用超声骨刀小心翼翼地一点点的切骨头,仅仅切除三个椎体,普通情况可能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但这三个椎体硬是用了五个小时才切除。面对复杂的病情,骨科团队一丝不苟、步步为营,在历经近14个小时后,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第二天早上醒来,陈先生兴奋异常,因为昨晚睡得特别踏实,困扰这么多年的颈部终于疼痛消失了,而且能吃能喝了。手术后感染骨头的细菌也找到了,在经过医生调整药物后,感染也治愈了。如今,郭大哥走路已经不再需要家属的搀扶,自己就可以行走,也没有了疼痛和过电的感觉。陈先生说一定配合医生好好治疗,等好了之后还计划今年带上郭大嫂,出去旅旅游、爬爬山,好好的享受生活。

相关链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呈现了高发趋势,颈椎病已不仅是令老年人头疼的问题,而是越来越年轻化。颈椎出现问题可以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手麻,持物不稳等,严重时出现双下肢行走不稳,甚至有排便排尿困难。当出现上述症状或者颈椎术后一段时间再次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沈阳市第十人医院骨一科常规开展颈椎病,颈、胸、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颈椎、腰椎椎管狭窄,脊柱感染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此次应用3D打印假体翻修颈椎术后感染,一期切除三个椎体,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在省内尚属首例。

本文图片来源: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都散了, 哈尔滨副市长谭乐伟的“孪生兄弟”真是某服装公司的员工

都散了, 哈尔滨副市长谭乐伟的“孪生兄弟”真是某服装公司的员工

农民的那点事儿
2023-05-27 22:04:25
基本上被我猜中了, 上海高架别车事件中这两个车主是什么样的人

基本上被我猜中了, 上海高架别车事件中这两个车主是什么样的人

农民小保哥
2023-05-28 17:37:15
情侣分手后10年再次相遇,得知未婚未嫁后相拥而泣:再也不分开了

情侣分手后10年再次相遇,得知未婚未嫁后相拥而泣:再也不分开了

老王侃趣闻
2023-05-27 16:47:07
乔治:我仍困惑詹姆斯为什么会考虑退役 这太疯狂了

乔治:我仍困惑詹姆斯为什么会考虑退役 这太疯狂了

直播吧
2023-05-28 07:53:04
星链即将发射,中国要给地球套个罩

星链即将发射,中国要给地球套个罩

谭祖亮科技
2023-05-28 21:44:27
事关这件“大事”,中央这个新提法大有深意

事关这件“大事”,中央这个新提法大有深意

上观新闻
2023-05-23 06:36:27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发言人不能光靠口才,要心中有人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发言人不能光靠口才,要心中有人

上观新闻
2023-05-28 18:19:00
山西被害男孩亲妈供述:我怀孕了,娃我打死的,我让他继父去埋的

山西被害男孩亲妈供述:我怀孕了,娃我打死的,我让他继父去埋的

文史鉴评
2023-05-27 14:38:03
穷女生合租伺候房东一次抵200房租,房东:每月16次吃不消了

穷女生合租伺候房东一次抵200房租,房东:每月16次吃不消了

情感得事
2023-05-08 18:35:02
俄媒:基辅发生一系列爆炸后,基辅市长称一座仓库被毁

俄媒:基辅发生一系列爆炸后,基辅市长称一座仓库被毁

参考消息
2023-05-28 15:37:19
李宇春含泪哽咽:银行卡里有很多钱,除了交医药费,已经没有用了……

李宇春含泪哽咽:银行卡里有很多钱,除了交医药费,已经没有用了……

知局
2022-11-25 17:54:05
就在刚刚!布林肯闯下大祸,不到24小时中方火速反击,寸步不让

就在刚刚!布林肯闯下大祸,不到24小时中方火速反击,寸步不让

影子的历史
2023-05-20 20:39:55
比往年贵近一倍!杭州人很爱的这口“鲜美”,吃不起了?

比往年贵近一倍!杭州人很爱的这口“鲜美”,吃不起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5-25 07:59:21
中国无人机技术重大突破,或改变战争模式

中国无人机技术重大突破,或改变战争模式

忠诚TALK
2023-05-28 14:23:37
这架国产大飞机,能带着多少国人一起翱翔?

这架国产大飞机,能带着多少国人一起翱翔?

齐鲁壹点
2023-05-28 10:29:15
上海多地今天超35℃!明天全市首个高温日预定!不过今晚记得先收回衣物…

上海多地今天超35℃!明天全市首个高温日预定!不过今晚记得先收回衣物…

新民晚报
2023-05-28 20:12:07
恭喜陈梦!决赛3-0大胜!夺得世乒赛单项金牌!马琳很开心啊!

恭喜陈梦!决赛3-0大胜!夺得世乒赛单项金牌!马琳很开心啊!

乒乓看世界
2023-05-28 08:52:02
广东,男子花费1600万购入法拍房,装修时房子中意外发现百元大钞

广东,男子花费1600万购入法拍房,装修时房子中意外发现百元大钞

胡究法的如法炮制
2023-05-28 18:55:27
小姨子来家里住,媳妇把我赶到沙发,半夜惊醒我才发现身边有个人

小姨子来家里住,媳妇把我赶到沙发,半夜惊醒我才发现身边有个人

事事尽早知
2023-05-28 14:28:01
国内第一,全球第二!A股特高压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股价9元

国内第一,全球第二!A股特高压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股价9元

长风价值掘金
2023-05-28 18:04:46
2023-05-28 23:10:44

头条要闻

俄媒:俄驻英大使称已准备好与乌和平谈判 但有2个条件

头条要闻

俄媒:俄驻英大使称已准备好与乌和平谈判 但有2个条件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早就说了,他是凯尔特人最大的X因素

娱乐要闻

王菲小女儿17岁生日 李嫣留学国外近照

科技要闻

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

汽车要闻

奔驰EQE SUV售48.6万起 标配四驱续航613km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手机
数码
亲子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风设计,打造清新雅居

艺术要闻

看这些树影带给梵高多少慰藉,大都会聚焦“梵高的柏树”

手机要闻

iQOO Neo8 Pro体验:天玑9200+芯片加持,带来越级游戏体验

数码要闻

微软宣布Windows全球用户超10亿!Win11是史上最可靠操作系统

亲子要闻

“儿子快回来,妈妈再也不骂你了” 孩子找到了,却离开了人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