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沈阳市胸科医院完成省内首例保留自主呼吸、气管肿瘤切除手术

0
分享至

症状明显、部位特殊、手术复杂——这些都是气管肿瘤的特殊“标签”,气管肿瘤手术也因此被公认为胸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在全国能够熟练开展气管外科手术的医疗单位并不多。近日,沈阳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肿瘤将气管几乎堵死 高难度手术成了最大难题

陆先生两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近1周症状明显加重。就近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主气管肿瘤。正常成人的气管直径约2厘米,而该患者肿瘤直径已达1.7厘米,气管管腔严重狭窄,影响了呼吸,必须尽早手术才能挽救生命。家属曾辗转就诊于省级多家专科医院,均告知沈阳市胸科医院有非常成功的气管外科手术经验,最终来到了胸外科任翼主任门诊。任翼主任详细看过了患者的病情,并告知患者家属,我们完全有技术能力完成这样的高难度手术,立即给患者办理的住院手续。

主气管肿瘤是胸外科气道肿瘤较为复杂、凶险的手术。既要完整的切除肿瘤,又要对切除后的主气道进行缝合重建,是对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最高挑战。同时也需要麻醉科紧密的配合。

多科室联合会诊 制定最完善最适合的手术计划

患者入院后,刘永煜院长及任翼主任立即组织了胸外科、麻醉科、头颈外科等相关科室联合会诊。因为患者主气管85%已被肿瘤阻塞,位置较高,位于胸廓入口水平,无法使用常规气管插管麻醉。因此设计了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麻醉,然后再行手术的方式。同时准备了高频通气,术中气管插管等备用方案,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此外,患者病情凶险,随时有可能发生窒息,在麻醉科、头颈外科的紧密配合下,患者自主呼吸麻醉状态下,刘永煜院长和任翼主任历经2个多小时。成功完成了肿瘤的彻底切除,并对患者主气管进行了缝合重建。术中用支气管镜检查重建效果,气道对合十分确切,通畅。由于麻醉刺激很小,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恢复下床活动,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多例东北首例气道肿瘤切除术在沈阳胸科医院完成

气管手术是胸外科手术当中较为复杂的术式。对麻醉科和胸外科都提出了最高标准的要求。手术当中除了要避免重要的血管及神经的损伤,更重要的是气道重建无法使用器械,完全需要手工缝合,是对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最高挑战。同时也需要麻醉科的紧密配合,包括喉罩的使用,高频通气,以及熟练的支气管镜检查都是最高级别的要求。

气管肿瘤发病率不高,但病情凶险,手术复杂,在东北地区已有多年无人尝试了。沈阳市胸科医院在“胸外科手术无禁区”的理念下,成立了省内第一个气管亚专科,在刘永煜院长和任翼主任的带领下,已经成功完成多例东北地区首例气道肿瘤切除,隆突重建手术。不断的创新突破,沈阳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发展一直在前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离谱!“跳楼母亲”所在公司账号被扒,公司被网爆,评论区沦陷!

离谱!“跳楼母亲”所在公司账号被扒,公司被网爆,评论区沦陷!

缘木不求娱
2023-06-04 16:49:25
日均不到10单,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日均不到10单,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中国新闻周刊
2023-06-05 13:09:26
买车销售陪寝

买车销售陪寝

中国模特经纪人
2023-06-05 10:08:15
快讯!沙利文就乌克兰局势发表重磅表态

快讯!沙利文就乌克兰局势发表重磅表态

果妈聊军事
2023-06-05 10:42:54
6000元的喜宴可能只要1196元!婚礼后新郎郁闷了

6000元的喜宴可能只要1196元!婚礼后新郎郁闷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6-05 10:14:17
国家发改委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拆“篱笆”,又要换“篱笆”滋生的“土壤”

国家发改委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拆“篱笆”,又要换“篱笆”滋生的“土壤”

澎湃新闻
2023-06-05 10:44:12
孩子妈明天火化,孩子爸状态不好,工作照被曝键盘们依旧不依不饶

孩子妈明天火化,孩子爸状态不好,工作照被曝键盘们依旧不依不饶

辣条小剧场
2023-06-04 19:59:58
高层居民的痛苦!我住了五年54层绝望了,我需要逃离这个贫民窟。

高层居民的痛苦!我住了五年54层绝望了,我需要逃离这个贫民窟。

醉心文史
2023-06-05 02:02:17
高校食堂老鼠事件,看看杀鸭专业户怎么说,鸭子牙齿是怎么来的

高校食堂老鼠事件,看看杀鸭专业户怎么说,鸭子牙齿是怎么来的

深刻成考
2023-06-05 02:08:49
担当!斯波为G1未让乐福首发道歉 驳斥“让约基奇自己得分”言论

担当!斯波为G1未让乐福首发道歉 驳斥“让约基奇自己得分”言论

醉卧浮生
2023-06-05 11:46:41
20万元预算怎么选,选什么车?推荐一台高性价比的SUV

20万元预算怎么选,选什么车?推荐一台高性价比的SUV

EngineCode9
2023-05-31 09:38:14
“5颗23元,一吃真的失望!”最近很多杭州人都在买这个“大块头”,好不好吃?网友评价差很大……

“5颗23元,一吃真的失望!”最近很多杭州人都在买这个“大块头”,好不好吃?网友评价差很大……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3-06-05 12:47:43
郭、柯从金门眺望厦门,媒体人叹:台湾人蒙上双眼,假装看不见大陆的进步

郭、柯从金门眺望厦门,媒体人叹:台湾人蒙上双眼,假装看不见大陆的进步

海峡导报社
2023-06-05 07:32:06
上海首富诞生,妻子是著名电视台主持人,直言不愿回报自己的家乡

上海首富诞生,妻子是著名电视台主持人,直言不愿回报自己的家乡

杨超宁小骑士
2023-06-05 10:51:57
队报:宣布梅西离队后巴黎掉粉超150万,提醒人们梅西的超高人气

队报:宣布梅西离队后巴黎掉粉超150万,提醒人们梅西的超高人气

直播吧
2023-06-05 11:27:05
县委书记与他的妙龄“野花”

县委书记与他的妙龄“野花”

晓记
2023-06-05 12:00:13
中央定调:土地承包制将取消?多地实行一户一田,统一耕种来了?

中央定调:土地承包制将取消?多地实行一户一田,统一耕种来了?

种田的人
2023-06-04 22:05:29
终于实锤了!132驱逐舰火拼钟云号,两舰真若相撞恐会对我舰不利

终于实锤了!132驱逐舰火拼钟云号,两舰真若相撞恐会对我舰不利

淡然小司
2023-06-05 10:57:49
纽约时报:“中国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却花费1000亿美元,所以中国空间站技术不如美国!”

纽约时报:“中国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却花费1000亿美元,所以中国空间站技术不如美国!”

谭祖亮科技
2023-06-05 11:05:43
不接受中国的调解!乌克兰发起反攻,还顺手帮中国解决了个麻烦

不接受中国的调解!乌克兰发起反攻,还顺手帮中国解决了个麻烦

海峡快讯
2023-06-04 23:31:21
2023-06-05 14:58:44

头条要闻

日均不到10单 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头条要闻

日均不到10单 多地对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上帝挂靴!41岁伊布退役 结束24年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报!潘玮柏即将空降乐动赛道嘉年华

科技要闻

院士:ChatGPT虽然厉害 但不可能取代人类

汽车要闻

小鹏G6将6月9日预售 10分钟充电300km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JINGART2023 回归北京艺术生态的party 一切都要耐心对待

手机要闻

iPhone SE4才是经典, 真挖孔屏iPhone即将到来, A16芯片加持

数码要闻

史上最全!iPad 全系列全型号配置总结,了解一步步的进化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公开课

我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造成的?小心这5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