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州市税务部门积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在以税咨政、部门联动、数据互通等方面大胆探索,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多方参与的常态化、长效化协作机制,不断释放“税收共治”能量。
“税收共治”朋友圈不断扩大
日前,锦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锦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国家税务总局锦州市税务局举行“兴”锦工程公共数据共享合作协议签订仪式,“税收共治”的朋友圈再添新成员。据了解,在新的共享合作机制推动下,未来锦州市将实现建筑业施工企业税源动态感知和精准抓取,做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管理效能最大化,以争创“市场主体年”品牌活动为抓手,集成合作单位服务链,开展“问办协同服务”,高效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向好。
要实现税收现代化发展,就要凝聚更多合力。在深化部门协作促共治方面,锦州市税务系统一直在积极实践。去年以来,锦州税务部门锚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工作规划及目标,深度挖掘税收大数据价值,先后向市委市政府递交税收分析报告79篇,给政府决策当好“税参谋”,围绕退税减税、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等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推动市工信、科技、金融、人社等各部门联合制定措施,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税动力”。
去年以来,为确保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严控留抵退税风险,锦州市税务系统以“警税执法合作办公室”为依托,联合市公安、交通等部门,共同开展域内交通运输业行业税收风险排查,实现了打击增值税留底退税违法行为的队伍融合。随着“税收共治”朋友圈不断扩大,锦州市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共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7.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税费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高质量发展活力更加充足。
税收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税收共治”不但使各部门行政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更为厚植税源、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一流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税收共治”能量不断释放下,以数字技术为服务赋能,让纳税人、缴费人“快办少跑”,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近日,前来锦州市太和区税务局办理缴保险业务的退休人员王先生正是“税收共治”的受益者。王先生在办理业务时,系统数据信息不全面无法准确核对保险征集信息,税务人员立即从后台获取缴费人的征集通知流水号,确认缴费信息,全程不到30分钟办理完毕。“原本以为今天白跑一趟,没想到数据互通了,真是省时省事又省心!”王先生为税务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锦州税务系统已与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整合各自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推出社保费“一厅联办”,百姓待遇等待期缩短了71%,缴费时间缩短了98%,锦州市260万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因此受益。“以数据为纳税服务赋能提效,让税费政策和办税便利直达基层。”锦州市税务局社保非税科科长张雷介绍,目前锦州税务系统已建成18个“微税厅”,可实现年均办理涉税业务7万余次;加强“银税互动”,年发放贷款700余笔;成立“三室合一”的综合工作室,税务咨询事项平均处理时长缩短三分之一。
“锦州市税务系统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服务‘市场主体年’活动为抓手,继续拓宽税收共治维度与深度,积极构建精诚共治新格局,使沉默的数字变成动的晴雨表,助力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锦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春鹏表示。
(白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