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辽博春节假期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观众3.4万人次——《和合中国》再见!辽博还要再来!

0
分享至

“为了能够看到《和合中国》特展的闭幕式,我特意跟单位请了一天假,这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闭幕式太美了。《和合中国》再见!辽博还要再来!”上海游客李文功激动地说。

1月28日,《和合中国》特展正式闭幕。当天,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在辽宁省博物馆为观众特别奉献一场围绕着《和合中国》特展主题精心创排的《又见辽博——“和合中国”主题晚会》。

如同往年一样,辽博今年仍然成为春节假期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辽博春节假期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3.4万人次。

国宝云集《和合中国》特展

2022年10月8日,辽宁省博物馆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和合中国》特展隆重开展。本次展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文明价值,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赓续了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在“和合”文化传承与涵养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本次展览展出“和合”文化有关文物、古籍402件/组(436单件),其中一级文物88件/组,在辽宁省首次展出的文物197件/组,外借文物121件/组(177单件)。其中,《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北宋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卷》《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明代利玛窦绘两仪玄览图》、宋缂丝朱克柔牡丹图、元织锦百鸟朝凤图卷、辽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等辽博馆藏国宝级文物均有呈现。此外,湖南博物院藏《唐摹兰亭序(黄绢本)》、吉林省博物院藏《金张瑀文姬归汉图》、南京博物院藏《明坤舆万国全图》、甘肃省博物馆藏东罗马鎏金银盘等国宝级文物也在展览中呈现。《和合中国》特展开幕后,立即成为了“现象级”的展览。


春节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7件组文物安全抵达辽宁,出现在《和合中国》特展的展柜中。这7件组文物珍贵且独特,既有西周时期绯色缂回纹斜褐织物残片,也有东汉蜡染蓝白印花棉布、唐—宋回鹘纹残片等。足不出辽宁,就能欣赏到几千公里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土的文物,这让不少观众直呼“《和合中国》特展太值得一看了”。

为了满足全国游客春节期间的观展要求,辽博多方协调,将展览又延期了20天。据记者了解,因为《和合中国》特展的展品是来自全国各地博物馆的国宝,一件文物延期一天都需要多部门特批,此次延期20天,也是“特例中的特例”。

《和合中国》在中国舞中闭幕

1月28日19时,《又见辽博——“和合中国”主题晚会》举行。为了给《和合中国》特展一个完美的闭幕式,专业的舞蹈演员首先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春山踏歌》引领着观众进入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之中,随后充满古意的吟诵《千古诗经》让人感受古风古韵,歌伴舞《一眼千年》展现着绵延的历史画卷……最后以《和合中国》的原创歌舞点睛展览主题,让人们回味无限。这也是继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群星璀璨的历史天空》诗歌晚会之后,又一次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夜场晚会活动。

《和合中国》特展的策展人刘宁说:“《和合中国》特展完美闭幕,这是中国文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此次展览展出的展品综合运用彩陶、青铜器、瓷器、丝绣、书法、绘画、古籍、碑刻拓片等各类文物,以各自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来分别阐释主题。通过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绣等工艺品,体现古代中国与‘和合’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选取与‘和合’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墨迹、古籍,丰富展览内涵;选取体现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人与社会家国情怀、人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文物,挖掘展览主题的深意;选取反映‘和合’文化发展及其当代影响的其它文物,表达‘和合’文化的魅力与影响的深远。”

“辽博里面过大年”成为文化现象

如今,春节去辽博看展览,已经成为很多沈阳市民的一种习惯。“辽博里面过大年”这一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沈阳一道文化风景。

今年辽博更是准备一系列的文化大餐。辽博馆长王筱雯说:“今年春节,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五大展览及四大主题10余项新春公共教育活动,以文物为媒,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表达,用精品展览呈现时代气象;以数字赋能,线上线下融合,用优质的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在欢庆新春的祥和氛围中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五大展览聚焦生肖、和合文化、元青花、人物肖像等主题,运用多元策展手段凸显丰富文化内涵。围绕展览,辽博还策划了‘福兔迎春’新春特别教育活动,如‘花灯嘉年华——牡丹花灯DIY’‘新春手写福、童心贺新年——儿童体验馆特别活动’‘瑞雪丰年牡丹纳福——和合中国展邀您过大年’‘志愿者伴您游辽博’等。还设计研发了兔生肖手办、福字春联等充满年味的文创产品,让广大观众从工艺创新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继续创新办展模式,推出更多精品展览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博以馆藏文物多、文物等级高而闻名。最近几年,辽博不断打破原有办展模式,在办展思路上不断创新。从“又见大唐”到“唐宋八大家”,再到刚刚闭幕的“和合中国”特展,辽宁省博物馆将单一陈列文物,调整为借助不同类别、不同质地文物来诠释一个宏大文化主题,让附着在文物背后的文化,成为吸引观众的最强力量。

在采访中,记者多次看见面对国宝文物泪流满面的观众。《和合中国》特展中,一位来自广州的70岁游客,面对《清明上河图》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有生之年,能够看见《清明上河图》,真是人生大幸。”

王筱雯说:“未来,辽博将继续立足馆藏资源,坚持守正创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推出更多精品展览,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继续推广辽宁文化。”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能源车彻底取代油车是闹剧吗?网友:当年小灵通也是这么想的

新能源车彻底取代油车是闹剧吗?网友:当年小灵通也是这么想的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7-06 00:05:10
WTT大满贯!国乒创4大最差纪录,首次无缘包揽5冠,决赛名单出炉

WTT大满贯!国乒创4大最差纪录,首次无缘包揽5冠,决赛名单出炉

知轩体育
2025-07-13 18:02:30
iPhone 17 预计将于 9 月 8 日当周发布

iPhone 17 预计将于 9 月 8 日当周发布

cnBeta.COM
2025-07-14 00:12:10
笑死!全国高温来袭,上海游客竟被甘肃的“浆水面”死死拿捏了

笑死!全国高温来袭,上海游客竟被甘肃的“浆水面”死死拿捏了

八斗小先生
2025-07-11 09:45:52
天水铅中毒:现实比狗血剧更诡谲

天水铅中毒:现实比狗血剧更诡谲

通往远方的路
2025-07-10 07:07:03
鞠婧祎摔得好重!片场突发意外,下巴磕石桌仍坚持完成拍摄惹心疼

鞠婧祎摔得好重!片场突发意外,下巴磕石桌仍坚持完成拍摄惹心疼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7-13 15:27:59
2025年7月起,中国将迎来4大降价潮,关乎着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下

2025年7月起,中国将迎来4大降价潮,关乎着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下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08 15:46:22
清朝唯一因马屁拍得太肉麻被斩首的人,头颅菜市口挂12年才准下葬

清朝唯一因马屁拍得太肉麻被斩首的人,头颅菜市口挂12年才准下葬

清风文史
2025-07-12 17:50:03
马克龙访英变小丑,对凯特贴脸抛媚眼。英国人:想当拿破仑?

马克龙访英变小丑,对凯特贴脸抛媚眼。英国人:想当拿破仑?

英国那些事儿
2025-07-12 23:12:48
两极反转,湖人没有不尊重老詹,提前被告知巴斯家族要卖掉湖人

两极反转,湖人没有不尊重老詹,提前被告知巴斯家族要卖掉湖人

阿雄侃篮球
2025-07-13 23:41:04
阿里巴巴用了七年才想明白,原来点外卖和购物可以放在一个APP

阿里巴巴用了七年才想明白,原来点外卖和购物可以放在一个APP

呼呼历史论
2025-07-12 17:12:27
“罢免投票第一枪”哑火,蓝绿一特质差异为反罢免敲响警钟

“罢免投票第一枪”哑火,蓝绿一特质差异为反罢免敲响警钟

观察者小海风
2025-07-13 19:58:49
NBA名记:开拓者当前最大问题在格兰特和罗威

NBA名记:开拓者当前最大问题在格兰特和罗威

雷速体育
2025-07-13 15:44:37
印度外长苏杰生将访华,谈一谈什么呢?

印度外长苏杰生将访华,谈一谈什么呢?

新民周刊
2025-07-13 09:07:40
美国3-2加拿大,中国女排总决赛首轮对手二选一,有些不妙

美国3-2加拿大,中国女排总决赛首轮对手二选一,有些不妙

真理是我亲戚
2025-07-13 15:10:41
马刺淘到防守悍将?14号秀卡特-布莱恩特防守时弗拉格12中3+2失误

马刺淘到防守悍将?14号秀卡特-布莱恩特防守时弗拉格12中3+2失误

直播吧
2025-07-14 00:43:15
“别再假装喜欢女儿了!”普通家庭的女儿,就是这样被养废的

“别再假装喜欢女儿了!”普通家庭的女儿,就是这样被养废的

婉秋聊育儿
2025-07-11 21:27:06
杨少华葬礼的悲哀,不只是常马侯三家未到,还有被错骂的儿子杨议

杨少华葬礼的悲哀,不只是常马侯三家未到,还有被错骂的儿子杨议

坊闻本尊
2025-07-13 13:23:56
公然倒卖导弹残骸,还给乌军捐款,这对中国父子被泽连斯基抓了

公然倒卖导弹残骸,还给乌军捐款,这对中国父子被泽连斯基抓了

公子故事会
2025-07-11 18:23:06
具俊烨急疯了!小S赴韩注销大S户籍,背后遗产争夺战彻底撕破脸!

具俊烨急疯了!小S赴韩注销大S户籍,背后遗产争夺战彻底撕破脸!

阿伧说事
2025-07-12 16:24:29
2025-07-14 01:12:49

头条要闻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27张底片 丈夫:我惊呆了

头条要闻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27张底片 丈夫:我惊呆了

财经要闻

宗馥莉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体育要闻

张子宇正式首秀:11分钟13+4+2天赋碾压

娱乐要闻

38岁何洁近照曝光,与老公用餐甜蜜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游戏
教育
手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最终幻想》需要的不是回归回合制 而是更好的故事

教育要闻

南京首封清华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南师附中高二学生家长手中!

手机要闻

手机周报份额再次出炉:vivo与小米领跑,华为第四荣耀第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