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2022年沈阳“品质养老”民生工程十件大事

0
分享至

“品质养老”进社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超20万小时……

2022年沈阳“品质养老”民生工程的十件大事出炉。

一、实施“品质养老”进社区行动计划

出台《沈阳市“品质养老”进社区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基本类、提升类、示范类”养老社区创建工作,打造了皇姑区牡丹社区、大东区魁星社区、和平区文安路社区等一批品质养老示范社区,工作成果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社会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二、建设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

争取到中央彩票公益金4315万元,市、区两级财政配套投入3018.9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打造集适老化改造、智能化设备安装、免费上门服务于一体的“三入户”服务模式,高质量完成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目标,兑现民生实事承诺。

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超20万小时

今年,我市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由100个扩面到200个,每小时财政补贴30元,重点向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提供每月3小时的免费上门服务,纾解家庭照护压力。全年为试点社区老年人提供理发、助浴、助洁、助行、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超20万小时。在提升高龄老年人获得感的同时,有效带动其他年龄层老年人家庭自主消费。

四、配建养老服务设施3万平方米

我市以高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实新建居住区每百户35平方米、已建居住区每百户25平方米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在全面实现新建居住区设施配建100%达标的基础上,实施已建居住区三年配建达标计划,全年新增养老服务设施3万平方米,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7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五、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我市全面开展“守护夕阳,温情探访”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作用,按照老年人年龄、身体和经济状况,分层分类分级建立巡访台账,疫情期间对困难、空巢、留守、独居、失能老年人开展电话、微信探访,提醒老人居家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提供相应的援助服务,有效防止出现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目前,我市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六、发放高龄老年人补贴9300万元

依托沈阳市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民政、公安、卫健等部门数据互通,建立困难、失能、高龄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高龄补贴“政策找人”工作,实现业务审批当日办结,本年度已通过“政策找人”有效通知2654名老年人申办高龄补贴。目前,高龄补贴政策已惠及3.4万老年人,全年累计发放补贴9300万元。

七、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55%

我市采取阶段性提高补贴标准、扩大照护型养老服务机构责任险范围等措施,鼓励养老机构发展失能照护床位,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2万张,占比达到55%,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国家指标任务。以此同时,医养结合发展也日益深入,全市养老机构均能以开办护理院、与医疗机构签约等形式提供医疗服务,占比达100%。

八、圆满完成“养老服务人才千人培训计划”和“家庭照护者万人培训计划”

今年以来,市、区(县、市)两级民政部门累计培训养老从业人员超2万人次、家庭照护者1.4万人次,组织开展养老机构标准化培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培训、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人员培训活动340余场,实现超千名上门服务人员100%持证上岗,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九、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

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协同监管机制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民政、市场监管、城乡建设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537个,出动检查人员1756人次,全力筑牢养老服务机构消防、食品、燃气、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安全防线。同时,从环境、设施、运营管理、服务四个方面对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综合评定,高标准审定星级资格,将评定结果作为发放补贴等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赛马”激励机制促进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十、实现东北地区外资养老服务企业“零突破”

我市通过政企协同,为养老服务机构制定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快捷审批等20余项政策措施,成功引入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我市成为东北首个成功签约外资养老企业落地的城市。在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基础上,支持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华润置地润馨汇、泰康之家沈园等一批国内养老行业龙头企业落地注资;吸引了江苏安康通、上海福寿康等8家智慧养老服务企业签约各区县(市)社区养老服务。(沈阳市民政局)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旧社会奶妈揭秘,喂完老的喂小的,大宅门里暗藏肮脏事

旧社会奶妈揭秘,喂完老的喂小的,大宅门里暗藏肮脏事

午夜故事会
2023-05-06 14:18:49
苹果iOS17.0正式发布,电池优化难以置信,信号太强了,必须升级

苹果iOS17.0正式发布,电池优化难以置信,信号太强了,必须升级

花生评测
2023-06-09 10:27:25
突传噩耗!31岁歌手古家齐与女友车祸身亡,疑因暴雨导致操作不当

突传噩耗!31岁歌手古家齐与女友车祸身亡,疑因暴雨导致操作不当

云图娱乐
2023-06-10 01:39:40
迈阿密国际签下梅西竟因弗格森!贝克汉姆:他的建议起到关键作用

迈阿密国际签下梅西竟因弗格森!贝克汉姆:他的建议起到关键作用

社会观察角
2023-06-10 15:04:39
蔚小理:三兄弟反目成仇

蔚小理:三兄弟反目成仇

虎嗅APP
2023-06-10 08:30:14
俄军:中俄联合空中巡航期间,俄军机曾在中国机场起降

俄军:中俄联合空中巡航期间,俄军机曾在中国机场起降

环球网资讯
2023-06-09 06:33:21
大反转,皇马1亿太子爆争议采访!梅西很欣慰,球迷:不给C罗面子

大反转,皇马1亿太子爆争议采访!梅西很欣慰,球迷:不给C罗面子

阿泰希特
2023-06-10 08:25:02
北京楼市正经历一场踩踏式的抛售潮

北京楼市正经历一场踩踏式的抛售潮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6-10 19:30:46
大门开启!国米6000万悍将离队在即!顶级B2B来投,小因获奖赏

大门开启!国米6000万悍将离队在即!顶级B2B来投,小因获奖赏

头狼追球
2023-06-10 10:16:03
圆满!威少回归梦开始的地方,三双机器回家!

圆满!威少回归梦开始的地方,三双机器回家!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3-06-10 14:34:10
南京遭遇雷暴大风天气  街头大树被刮倒砸中公交车

南京遭遇雷暴大风天气 街头大树被刮倒砸中公交车

央广网
2023-06-10 22:20:17
董某怒了,开始反击,已在平台投诉发布她视频的人,牵手门新进展

董某怒了,开始反击,已在平台投诉发布她视频的人,牵手门新进展

阿六爆笑奇怪说
2023-06-11 01:28:30
两对情侣合租一间房,不料一次醉酒,阴差阳错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

两对情侣合租一间房,不料一次醉酒,阴差阳错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

不二小姐爱吃鸡
2023-04-25 17:40:03
喜欢嫖娼的男性,竟然有这几个共同特征…

喜欢嫖娼的男性,竟然有这几个共同特征…

舒颜说
2023-06-10 16:38:13
特朗普起诉书启封后,两名律师辞职了

特朗普起诉书启封后,两名律师辞职了

直新闻
2023-06-10 13:04:59
社科院张斌:在同时面临经济景气度下行和汇率贬值压力时,货币政策仍可选择降息

社科院张斌:在同时面临经济景气度下行和汇率贬值压力时,货币政策仍可选择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6-10 15:33:07
车企又一波“限时补贴潮”来了:时间集中在6月份、最高优惠5万元

车企又一波“限时补贴潮”来了:时间集中在6月份、最高优惠5万元

经济观察网
2023-06-10 20:10:55
9个有趣的性高潮真相,看得让人脸红心跳

9个有趣的性高潮真相,看得让人脸红心跳

第十一诊室
2023-05-04 14:38:02
退休金待遇每月1万元,在全国事业单位退休,属什么水平?

退休金待遇每月1万元,在全国事业单位退休,属什么水平?

社保小达人
2023-06-09 12:30:03
一位高考妈妈的扎心之痛:孩子进考场,她砸烂手机在场外哭泣

一位高考妈妈的扎心之痛:孩子进考场,她砸烂手机在场外哭泣

子芫伴你成长
2023-06-10 22:27:49
2023-06-11 05:20:49

头条要闻

上海一小区居民回家要走"独木桥":污水恶臭 有人摔伤

头条要闻

上海一小区居民回家要走"独木桥":污水恶臭 有人摔伤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天下第一的约基奇,他有机会赢得更多

娱乐要闻

《变形金刚7》全片5个白人角色4个是丑角

科技要闻

微软与 OpenAI,远没有看起来「亲密无间」

汽车要闻

一辆“假”SUV 竟是超跑玩家的终极归宿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手机
本地

家居要闻

北欧风温馨小宅,巧妙格局优化空间

艺术要闻

邀全国高考生免费看展!遇见博物馆推出5城5馆大型公益活动

亲子要闻

夏天照顾宝宝,家长需要做好4件事,助力宝宝健康成长不遭罪

手机要闻

iPhone 15 Pro Max全参数曝光 起步就12000了

本地新闻

兰州马拉松嘉年华热烈开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