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2022年沈阳“品质养老”民生工程十件大事

0
分享至

回顾2022年,沈阳市推出了众多服务老年人的利好政策。从医疗到社保、从柴米油盐到生活日常……这些民生实事都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

一、实施“品质养老”进社区行动计划

出台《沈阳市“品质养老”进社区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基本类、提升类、示范类”养老社区创建工作,打造了皇姑区牡丹社区、大东区魁星社区、和平区文安路社区等一批品质养老示范社区,工作成果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社会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二、建设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

争取到中央彩票公益金4315万元,市、区两级财政配套投入3018.9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打造集适老化改造、智能化设备安装、免费上门服务于一体的“三入户”服务模式,高质量完成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目标,兑现民生实事承诺。

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超20万小时

2022年,我市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由100个扩面到200个,每小时财政补贴30元,重点向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提供每月3小时的免费上门服务,纾解家庭照护压力。全年为试点社区老年人提供理发、助浴、助洁、助行、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超20万小时。在提升高龄老年人获得感的同时,有效带动其他年龄层老年人家庭自主消费。

四、配建养老服务设施3万平方米

我市以高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实新建居住区每百户35平方米、已建居住区每百户25平方米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在全面实现新建居住区设施配建100%达标的基础上,实施已建居住区三年配建达标计划,全年新增养老服务设施3万平方米,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7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五、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我市全面开展“守护夕阳,温情探访”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作用,按照老年人年龄、身体和经济状况,分层分类分级建立巡访台账,疫情期间对困难、空巢、留守、独居、失能老年人开展电话、微信探访,提醒老人居家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提供相应的援助服务,有效防止出现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目前,我市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六、发放高龄老年人补贴9300万元

依托沈阳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民政、公安、卫健等部门数据互通,建立困难、失能、高龄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高龄补贴“政策找人”工作,实现业务审批当日办结,本年度已通过“政策找人”有效通知2654名老年人申办高龄补贴。目前,高龄补贴政策已惠及3.4万老年人,全年累计发放补贴9300万元。

七、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55%

我市采取阶段性提高补贴标准、扩大照护型养老服务机构责任险范围等措施,鼓励养老机构发展失能照护床位,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2万张,占比达到55%,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国家指标任务。与此同时,医养结合发展也日益深入,全市养老机构均能以开办护理院、与医疗机构签约等形式提供医疗服务,占比达100%。

八、圆满完成“养老服务人才千人培训计划”和“家庭照护者万人培训计划”

2022年,市、区(县、市)两级民政部门累计培训养老从业人员超2万人次、家庭照护者1.4万人次,组织开展养老机构标准化培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培训、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人员培训活动340余场,实现超千名上门服务人员100%持证上岗,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九、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

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协同监管机制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民政、市场监管、城乡建设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537个,出动检查人员1756人次,全力筑牢养老服务机构消防、食品、燃气、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安全防线。同时,从环境、设施、运营管理、服务四个方面对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综合评定,高标准审定星级资格,将评定结果作为发放补贴等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赛马”激励机制促进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十、实现东北地区

外资养老服务企业“零突破”

我市通过政企协同,为养老服务机构制定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快捷审批等20余项政策措施,成功引入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使我市成为东北首个成功签约外资养老企业落地的城市。在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基础上,支持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华润置地润馨汇、泰康之家沈园等一批国内养老行业龙头企业落地注资;吸引了江苏安康通、上海福寿康等8家智慧养老服务企业签约各区县(市)社区养老服务。

沈报全媒体记者:曲俊铮编辑:齐晓棠校对:周大勇责任编辑:刘新阳

2

沈阳发布

知沈阳 晓天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92年,惊动军委的3.20军事机密被窃案侦破始末

1992年,惊动军委的3.20军事机密被窃案侦破始末

忆史君
2025-07-11 11:23:38
中年女人这3句话,潜台词就是想让你“睡”,错不了

中年女人这3句话,潜台词就是想让你“睡”,错不了

故衣谈历史
2025-06-27 00:26:47
NFL球星布雷迪,与C罗前女友分手,首富婚礼上邂逅两位好莱坞女星

NFL球星布雷迪,与C罗前女友分手,首富婚礼上邂逅两位好莱坞女星

艺兔体坛
2025-07-11 18:34:07
中山大学取消133人录取资格!605分竟能捡漏中大?

中山大学取消133人录取资格!605分竟能捡漏中大?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07-11 15:35:41
警惕“蛇出没”!台州一男子被毒蛇咬伤,这些急救误区要避开

警惕“蛇出没”!台州一男子被毒蛇咬伤,这些急救误区要避开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7-12 00:35:38
不到40万的玛莎拉蒂,狠狠背刺大批中产

不到40万的玛莎拉蒂,狠狠背刺大批中产

鸣金网
2025-07-11 21:04:42
谢淑薇/奥斯塔彭科直落两盘击败头号种子,晋级温网女双决赛

谢淑薇/奥斯塔彭科直落两盘击败头号种子,晋级温网女双决赛

直播吧
2025-07-12 08:32:06
中汽协怒怼汽车销量周榜:严重歪曲行业运行情况

中汽协怒怼汽车销量周榜:严重歪曲行业运行情况

大象新闻
2025-07-11 20:36:05
绝境逆转!0-3到4-3!陈熠大败早田希娜,晋级4强冲冠

绝境逆转!0-3到4-3!陈熠大败早田希娜,晋级4强冲冠

最爱乒乓球
2025-07-12 06:54:08
杨少华有多卑微?被马志明戏耍、被侯家兄弟轻视,翡翠麻将成痛点

杨少华有多卑微?被马志明戏耍、被侯家兄弟轻视,翡翠麻将成痛点

不似少年游
2025-05-18 07:30:03
李知恩:又玩下身消失术了

李知恩:又玩下身消失术了

乡野小珥
2025-07-10 00:34:46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彭洁调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彭洁调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澎湃新闻
2025-07-11 22:10:36
建国后粟裕为何仕途不顺?陈赓:没办法,不受欢迎的2种人他都占

建国后粟裕为何仕途不顺?陈赓:没办法,不受欢迎的2种人他都占

南书房
2025-04-12 23:50:03
沈飞歼16D量产速度改写全球空中格局

沈飞歼16D量产速度改写全球空中格局

晓劗就是我
2025-07-12 05:29:25
菲律宾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安排的“仁爱礁”破船,对中国帮助很大

菲律宾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安排的“仁爱礁”破船,对中国帮助很大

boss外传
2025-06-19 08:55:03
儿子紧盯满桌钞票,哭晕要人扶,一场葬礼,透露出杨少华真实处境

儿子紧盯满桌钞票,哭晕要人扶,一场葬礼,透露出杨少华真实处境

凡知
2025-07-11 19:12:27
译文|《出师表》翻译成江湖话,能活活气死诸葛亮!

译文|《出师表》翻译成江湖话,能活活气死诸葛亮!

尚曦读史
2025-07-10 23:15:03
江苏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戴元湖接受审查调查

江苏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戴元湖接受审查调查

澎湃新闻
2025-07-12 12:21:07
维金斯正式申请交易,怒骂莱利太过分,遭韦德指责是个白眼狼

维金斯正式申请交易,怒骂莱利太过分,遭韦德指责是个白眼狼

安徽红蜻蜓杂志社
2025-07-11 22:56:27
猫和人类不是同类,为什么猫却喜欢和人类一起生活?

猫和人类不是同类,为什么猫却喜欢和人类一起生活?

诗意世界
2025-07-11 11:00:03
2025-07-12 12:51:00

头条要闻

女子500元被卖掉受虐待 如今开三家工厂要讨回公道

头条要闻

女子500元被卖掉受虐待 如今开三家工厂要讨回公道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王晶曝张国荣自杀原因 抑郁症只是其一

科技要闻

黄仁勋警示AI风险:没新想法,就集体失业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艺术
本地
旅游

家居要闻

生活憧憬 自由浪漫之境

教育要闻

晨钟暮鼓379:活色生香,为所欲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