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厨余垃圾真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于洪区聚焦厨余垃圾分类和处置项目建设短板,在完善建立小区居民前端分类投放、规范中端分类收集体系的基础上,以新建厨余垃圾就地处置站为抓手,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将厨余垃圾实行就地处置转化,变废为宝,真正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末端资源化再利用的全闭环管理体系。
12月28日上午,于洪区城市管理事务服务中心垃圾分类保障部部长李鹏带领记者来到了城东湖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施工现场,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建设,目前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外部照片)
据了解,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主要分为装卸区、清洗区、原料区、筛选区及成品熟化区。主要采用 “高温好氧发酵” 工艺,分类后的桶装厨余垃圾,经过提升机进入密闭传输分拣装置,进行人工精细化分拣,精捡后进入粉碎、 挤压脱水装置,最后进入发酵主机,废气经过三级废气处理后达标排放,24小时内即可减量90%以上,垃圾副产物可制成生物有机肥,用于园林绿化、花土肥料,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全链条闭环处置。
(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内部设备照片)
据于洪区城市管理事务服务中心垃圾分类保障部部长李鹏介绍,于洪区现在共有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三座,其中陵西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在2021年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运行良好。另外,在建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有两座,包括今天参观的城东湖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和同样在建的迎宾路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
建成后该厨余处置站将纳入区分类监管和应用平台,通过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将厨余垃圾就地处置设备应用场景等各环节数据的实时上传,对分类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跟踪分析和溯源,并分析总结评定分类成效,确保从居民前端、中端、末端,实现精准分类、精细管理、精确考核,让市民在分类中,有获得感,让各部门在推动分类工作中,有目标,有比较,有成就。
图片来源:于洪区城市管理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