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线、网线、斑马线...变化虽万千,重要性不减
而一条细细的丝线在凉山妈妈们针与线的穿梭跳跃间化为精美的非遗彝绣更织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新画卷中国平安
深藏大山的“彝支独绣”
四川大凉山,海拔2000-3500米
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这里重峦叠嶂,高山似屏
淳朴而又手巧的彝族妈妈们就身居于此
"彝家女子会走路就会跳脚,会拿针就会绣花"
对于她们而言,刺绣是一门“必修课”
是祖祖辈辈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藏
更是盛开在平淡的日子里的一朵朵花
背上是娃娃,手里是自己,一心装满家
她们难以走出大山
一辈子都围着家兜兜转转
一圈圈环绕的针线
承载着彝族妈妈们
最诚挚的祈愿和向远方的眺望
在一双双巧手的飞舞下
变成了窗格纹、牛角纹等图案
缝制成独具民族风的彝绣
却因重山阻隔
这些美丽的种子
难以播撒向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只能成为深藏于山的手艺活
一针一线变“金针银线”
如何让这项大山里的非遗手艺被更多人看见
同时能够帮助彝族妈妈们改善生活?
中国平安给出了一个答案——
2020年8月,中国平安与经济日报报业集团
在四川凉山联合创立
“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
通过联合慈善组织、设计团队、
当地政府部门及彝族妈妈们
以旧衣回收改造、定制化彝绣、非遗培训等多种方式
帮精通刺绣手艺的妈妈们增收
助身为刺绣新手的妈妈们圆梦——
⊙2020年11月,首批成品包包上市,参与项目的彝族妈妈们人均增收2500元。
⊙2020年底,项目已帮助四川凉山贫困妇女销售包包逾一万件,共计80位妇女参与非遗培训及手工制作,人均创收约1.2万元。
⊙2022年,中国平安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新疆、贵州、丽江等地培训100名妇女,预计可带动产品销售超2300件,人均可增收两千余元。
不仅如此,这一可持续的公益模式还走出了国门
在1800多公里外的柬埔寨、老挝等
东南亚国家生根发芽
通过发展服饰产业和改善设计
开展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等四个方面
为更多海外贫困女性带来切实帮助
也为“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事业
贡献了一抹亮眼的橙色力量
一针一线,越过山丘
打通贫瘠的阻塞
连通大山和世界
融通传统与未来
这根勇敢的线
把非遗创收的风带进了村庄;
这根坚韧的线
为更多大山里的家撑起半边天;
这根联接的线
让古老的千百年手艺更好地传承;
这根新潮的线
将独具民族特色的手艺带向了世界舞台
……
我们坚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线
汇聚成一幅幅希望的画
也将让越来越多的她
绽放出一朵朵美丽而又灿烂的花!
一针一线,邀您相见
如果您曾购买过“妈妈的针线活”产品
或助力过“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
我们将会尽快和您取得联系
12月份,期待和您一起前往云南丽江
进行一次非凡的公益之旅
见证非遗创收的光芒照进乡村大地
本文图片及稿件来源: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