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重要回信,在沈阳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投身创新的热情和活力。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建设创新沈阳中实现青春担当,在沈阳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青春价值,为奋力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青春力量和“智慧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驻沈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感受到殷切希望,纷纷表示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2年“国家优青”获得者、东北大学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何本国教授表示,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深刻要义,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开拓进取、顽强奋斗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的理想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为国家强盛和沈阳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说:“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面向国家‘深地’战略和辽宁省重点深部工程需求,以重大关键技术和项目为抓手,瞄准深部工程岩爆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在理论、分析方法、设计、监测预警、防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张业伟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令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航空类高校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对标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加大学科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育力度,实现教育、科研、人才高质量发展,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人才。”
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是沈阳航空产业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心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罗阳青年突击队”队长班瑞阳说:“作为新时代航空产业青年科技工作者,我要牢记自主创新的目标追求,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技术创新的土壤里,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赓续奋斗中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力量。”
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火箭发动机室主任徐微说:“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依托省、市姿控动力系统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为航天新光成为国内具有品牌效应的液体姿控动力系统供应链‘链长’企业贡献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近年来,沈阳建设了62家以科技型企业为盟主单位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了数百家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是沈阳市民用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主单位。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部长杨五兵认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进一步增强了建设航空强国的理想信念。要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优秀科技人才。他说:“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各行各业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沈飞民机要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各单位团结合作,在复材制造工艺、先进装配技术、智能化转型升级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联合攻关力度,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沈阳市透平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主单位。沈鼓集团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青年科研技术骨干太兴宇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前进的动力,坚定了我们科技创新的信心。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现能源化工装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征程中,时不我待地全身心投入科研攻关中,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再创高端产品,再造世界级装备,努力实现国家重大装备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