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沈阳·向新而行】新民市:踔厉奋发 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

0
分享至

无惧风浪立潮头。如今,党的二十大为农业农村发展擘画出宏伟蓝图。新民市将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争当示范,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深秋时节,在沈城西部广袤的新民大地,诗画田园与人文乡村交融,自然风情与现代民居共生,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丰收盛景如同一曲赞歌,拼搏奋斗的新民人收获了累累硕果。

从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民市锚定“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冲刺全国百强县”这一目标,精准发力、多点突破,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成效凸显。

近些年来,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集合多重挑战的压力和现实面前,新民市踔厉奋发、踵事增华,通过推动思想解放,梳理出一批深化改革攻坚、破除发展桎梏的办法和对策,接连斩获多个“国字号”荣誉——

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2021)

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位列第55名(2021)

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位列第21名(2021)

入围202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榜单

跻身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这些接踵而至的“国字号”荣誉,凸显了新民市在压力与挑战面前,攻坚克难的智慧与胆识、责任与担当。

无惧风浪立潮头。如今,党的二十大为农业农村发展擘画出宏伟蓝图。新民市将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争当示范,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年初至今,新民市锚定“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域经济和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前三季度,新民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值,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产业振兴

强调一个“融”字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强调一个“融”字,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新民市振兴发展提供新动能。

加速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新民市着力推进全国蔬菜全产业链试点县工作,实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粮食安全产业带。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升级设施蔬菜、裸地菜、“两瓜”生产基地,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成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育成一批高产、多抗、低耗的新品种,实现质量兴农。

到2024年,新民市将力争建成产值超100亿元的全产业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2个。

提升产业链链主带动作用

坚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拉长、织密产业链。目前,信昌稻米产业链、信昌三期鲜食玉米产业链、秋实设施农业蔬菜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链不断拉长。盼盼、福来等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延伸拓宽产业链条,推动食品加工产业提质升级。引进海大集团,通过饲料板块、宠物食品板块和兽药生物制药板块的产业链集群效应,拉动新民市相关产业快速发展。针对各产业链精准招商,不断加强与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吸引更多的板块,形成更多的产业链,努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通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解决产业链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扶持链主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注重要素供给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优质补链延链项目落地。


谢东昊摄

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

2021年新民市被列入辽宁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主办了“数字乡村成果发布会”。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平台项目,已汇聚农业、财政、市场、工信、疾控等多部门业务数据1000多万条。预计到2022年11月完成项目验收,届时将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各类数据全面整合,推进设施农业、人居环境改造、农村管理、信贷补贴等涉农惠农功能全面数字化赋能,将便民小程序、应急处置、重点区域巡查、社会化治理充分融合,实现智慧农业、智慧治理、智慧服务一体化。

到2024年,新民市设施农业数字化管理面积将达到17万亩,培育省级农业产业数字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4家。

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

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全面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推动韵达物流、中通快递、新希望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集信息平台、物联网应用、电商网购、现代物流配送等一体化运营智慧物流园区。大力培育壮大电商产业,2021年全市电商销售额超过40亿元,连续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位居沈阳市首位,位列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全国十强,是沈阳市第一批电子商务直播示范基地。

到2024年,电商销售收入接近100亿元,建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人才振兴

突出一个“蓄”字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突出一个“蓄”字,要不断蓄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广开门路“引”才。打好“乡情牌”,鼓励引导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业。北京医学专家周纯武教授等乡贤名人引智、引资回乡创新创业项目已达63个。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先后引进国家智慧集约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等专家合作项目24个,为乡村输送各类专家人才42人,成立专家工作站4家。

不拘一格“育”才

坚持多元主体、分工配合,结合产业特色和农民需求,开展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组建47名农业技术人才和22位农业教授组成的“专家智囊团”,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021年,指导农户1.6万人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709人。

多措并举“留”才

创立新民市人才服务协会及行业分会,创建“新民人才”网络阵地,建立乡村人才服务站39个,实现农村全域“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全覆盖;实施“专家绿卡”和市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大力宣传乡村人才先进典型,形成尊才爱才重才良好氛围;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2021年累计投入800多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工作。

文化振兴

重在一个“塑”字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重在一个“塑”字,塑造乡风文明新风尚。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注重做好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

用好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中共新民特别支部旧址纪念馆、三农博览园、姚堡乡党员教育基地等一批红色教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多元化深层次结合。

打造民族文化乡村品牌。卯榫技艺鲁班凳、面塑、石油雕画、五谷画、谭振山讲故事等非遗文化有序传承,后大河泡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辽滨塔村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兴隆堡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惠民活动。2021年,新民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全年宣讲58场,乡村大喇叭宣讲280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4288场,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走亲”等活动56次,开展家风评议500余次。

建设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心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建强惠民阵地,新建村级文化广场3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

支持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推动“文化+”赋能,打响油菜花节、荷花节、温泉休闲游、国际马术耐力赛等多个文旅品牌,新民市特色文化名片更加鲜活。2021年接待游客10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收入近9亿元。

生态振兴

抓住一个“美”字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抓住一个“美”字,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

深入践行“三生融合”理念。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定“三边三线”,以生产生态生活共融发展,推动乡村共美共富共享。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三美”建设强力推进,创建美丽示范庭院2339个、美丽村屯93个、美丽田园乡镇3个;全市所有行政村、自然村组的生活垃圾实现城乡一体化清运,卫生填埋处理率达100%;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实施供水、排水、污水、燃气、电力等近百个,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逐步补齐;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6%。


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

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9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达到95%以上。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化肥利用率40.33%,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生态治理修复力度持续加大

坚持做好秸秆禁烧、燃煤小锅炉拆改工作,空气优良天数达到沈阳市标准水平;严格落实“河长制”,水质断面达标得到有效巩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实施植树造林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万亩;谋划实施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实施辽河、柳河等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辽河、蒲河流域实现生态封育,建设蒲河河口湿地、养息牧河人工湿地。新民市全域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

组织振兴

关键在一个“力”字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关键在一个“力”字,构建共治善治新格局。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基层组织领导,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2021年集中换届,新民市24个乡镇共配备35岁以下年轻干部88人,乡镇党委班子的平均年龄为41.7岁,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岁,年轻干部数量、学历层次、专业化水平比例提升,平均年龄下降,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干部储备。张家屯镇党委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选派优秀干部下沉乡村

先后两批共选派684名干部充实到基层,创新“共建班组”管理模式,推动建成了110个星级党建示范村,成功转化了6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消除了9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开展“春暖燕归”“提质培优”“强基领航”三大行动,推动112名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成为村干部。


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带富作用

深入实施“三个百强”工程,选树100名致富带头人,确定100个领航示范村,筛选确定100个党建经济体,新民市村党组织领办创办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

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新民市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成的四级组织体系,夯实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探索“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全省设立首个乡村振兴专业化人民法庭,创设全省首个法官驻村工作站、沈阳首个法官驻企工作站,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誉为“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切实举措”。

坚持“人民至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健全常态化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与农民利益联结,推动特色增收产业可持续发展,尝试将脱贫村培育发展为专业村和美丽休闲乡村,激发欠发达乡镇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

持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乡供水、扫保、公交、电商、5G“五个一体化”建设,健全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建管护运”责任体系,推动农村能源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完善乡村便民服务设施,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乡村生活水平。力争到2024年,全部行政村通客车或公交,行政村内的村组道路全面实现硬化。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深化“结对共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加强乡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建设,提高农村养老医养结合水平,积极引进养老新业态。力争到202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建设3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倾心打造“舒心就业”品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努力提升就业质量。今年前三季度,新民市城镇新增就业3926人,同比增长16.29%;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19人,完成年计划的104.75%。分5批次发放援企稳岗补贴665.6万元,惠及企业822家、职工1.5万人。强化农村就业创业服务,拓宽农村就业创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制度保障体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红场阅兵装备持续减少,美大使馆发警报!设立针对俄罗斯特别法庭

红场阅兵装备持续减少,美大使馆发警报!设立针对俄罗斯特别法庭

鹰眼Defence
2025-05-10 17:58:16
重庆一高校花75万元买一个路由器?中标公司注册地空无一人

重庆一高校花75万元买一个路由器?中标公司注册地空无一人

封面新闻
2025-05-11 18:41:10
央视怒批!“绝望的文盲”丢脸到国外,郝蕾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央视怒批!“绝望的文盲”丢脸到国外,郝蕾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吐不满的痰娱
2025-05-10 16:11:43
痛心!147万粉丝的网红自杀离世,网友:她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痛心!147万粉丝的网红自杀离世,网友:她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火山诗话
2025-05-11 10:34:53
宇树正遭遇“墙倒众人推”?

宇树正遭遇“墙倒众人推”?

未来图灵
2025-05-09 14:04:40
库里最新伤情进展!麻了,勇士彻底麻了……

库里最新伤情进展!麻了,勇士彻底麻了……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5-11 17:54:40
丁俊晖直播炮轰赌球案质疑:10人禁赛后,中国斯诺克只剩输不起?

丁俊晖直播炮轰赌球案质疑:10人禁赛后,中国斯诺克只剩输不起?

二月侃事
2025-05-11 23:08:25
极难人工培育!广东市民散步时发现5棵,专家赶到现场授粉

极难人工培育!广东市民散步时发现5棵,专家赶到现场授粉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5-11 21:07:27
巫山一在建“超级扶梯”刷屏网络:长度超900米提升高度超240米,从山下直通山顶

巫山一在建“超级扶梯”刷屏网络:长度超900米提升高度超240米,从山下直通山顶

上游新闻
2025-05-11 17:42:13
美军担心事情发生了,解放军第12艘055下水,搭高超弹可摧毁航母

美军担心事情发生了,解放军第12艘055下水,搭高超弹可摧毁航母

胖福的小木屋
2025-05-11 00:06:53
六架战机被击落,莫迪终于感到后怕,中方刚劝和,印方就顺台阶下

六架战机被击落,莫迪终于感到后怕,中方刚劝和,印方就顺台阶下

兵说
2025-05-10 23:11:02
美航母到场,菲军舰再闯黄岩岛,054A舰出手拦截,还差30米就撞上

美航母到场,菲军舰再闯黄岩岛,054A舰出手拦截,还差30米就撞上

空天力量
2025-05-10 10:20:56
卸载某音后,最震撼的事发生了!

卸载某音后,最震撼的事发生了!

互联网思维
2025-05-10 23:35:19
西甲巨大争议!两次手球不同判罚,皇马铁卫逃点,费尔明进球被吹

西甲巨大争议!两次手球不同判罚,皇马铁卫逃点,费尔明进球被吹

奥拜尔
2025-05-12 00:22:19
浙江官宣:廉俊被查

浙江官宣:廉俊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11 20:54:59
印巴激战之后停火,给中国带来三大好处

印巴激战之后停火,给中国带来三大好处

晓看说
2025-05-11 11:26:29
S妈晒母亲节聚餐合影,小S姐姐老了太多,具俊晔瘦骨嶙峋看哭网友

S妈晒母亲节聚餐合影,小S姐姐老了太多,具俊晔瘦骨嶙峋看哭网友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5-11 22:56:16
几十块和几百块的T恤:到底差哪?别只看价格!内行教你一眼辨别

几十块和几百块的T恤:到底差哪?别只看价格!内行教你一眼辨别

时尚搭配师Nicole
2025-05-11 15:02:23
台退役中将:事发到今天解放军只字未提,让人“心寒”

台退役中将:事发到今天解放军只字未提,让人“心寒”

起喜电影
2025-05-11 20:22:48
“60岁冒死生双胞胎”失独母亲现状

“60岁冒死生双胞胎”失独母亲现状

大象新闻
2025-05-11 10:58:19
2025-05-12 01:47:00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数码要闻

荣耀全新手表官宣,两款外观公布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