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第20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当天,沈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皇姑区牡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凝聚向上向善道德力量”座谈会,辽宁省道德模范陆国斌、徐文涛,沈阳市道德模范胡静琴,“中国好人”宫正、王蕾蕾,应邀参加座谈会,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讲述各自的好人故事。
总书记回信,纸短情长;好人故事,扣人心弦。座谈会现场,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事迹报告,深深打动了与会的每一个人。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每一位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致敬。大家表示,要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为契机,学道德模范,做身边好人。
沈阳市道德模范胡静琴:
扎根社区这片热土我很快乐!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觉那么亲切、朴实、深刻,它不仅是对“中国好人”的鼓励,更是告诫我们怎么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很幸运在基层社区奋战了22年。这22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我克服了当时社会上对社区工作的一些偏见,弯下身子,走进社区,走进百姓家庭,体会基层的艰辛,感受百姓的冷暖,为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心安一直是我服务群众的情怀。
面对基层治理的难点,我创立了全国首家公益性协会——业主代表协会,开创了无物业小区自治管理工作的先例。2015年社区多方组织资源创立了沈阳市首家居家养护中心,创造了“3+1”养老服务模式,开办了居民大食堂,为解决养老服务的短板创新了120紧急救援、生活应急服务、线上线下平台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2019年6月,和平区委成立胡静琴书记工作室,我担任工作室主任。3年来,工作室紧紧依靠专家团队和领头雁团队,共组织培训81期,培训人次17000余人,总结提炼了《胡静琴社区工作法》和社区工作“十字谈”。今年全市又招聘了4000多名社区工作者,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这些社区工作者传思想、传经验、传方法。
我感谢社区这片热土,是这片热土养育了我,改变了我,成就了我,使我和群众紧紧连在一起,我也深深地把根扎到了这片热土中。这个年纪了,我还能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我很知足,很快乐。
“中国好人”宫正:
做个好人,是莫大的光荣和责任
今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中说到:“‘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什么是“好人”?“好人”就是品德好、行为端,乐于助人的人;“中国好人”就是具备中国精神、带有中国风范、践行中国价值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形象的好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是莫大的光荣和责任。
作为“正仪正行公益”发起人,公益事业是我无法割舍的牵挂。两年前,我在全国率先发起正仪正行公益“有礼社区行”项目。现在,我们在全市打造了近两百个有礼社区。“有礼社区行”已经成为践行“两邻”理念的品牌活动。这不仅是一项公益成果,更是一种鞭策,让我在奋进与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沈阳市礼仪文化推广大使,我一直致力于融合传统文化、礼仪文化与善行之德,守护至善至美、有礼有德的沈阳精神。多年来,我带着我的团队策划制作推出近千个融媒产品,组织实施上百场线下活动,普及传统文化、礼仪文明,用自身力所能及的全部能量,力争引领每个人都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中国好人”的感人事迹和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也对“中国好人”发挥好榜样作用提出了殷切期望。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工作岗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坚守和笃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中国好人”王蕾蕾:
我要学好人做好人,让大爱无碍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职业模特。可就在努力追梦的路上,我的眼睛失明了。我一度抑郁,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记得父亲离开的最后一刻,他拿起我的手让我摸着他军帽上的那颗红色的五星。他告诉我,虽然看不见了,但是也要好好活着,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2年起,涅槃重生的我开始学习手机读拼软件,开始试着用“听”与世界连接。我还在微信上为很多盲人开办手机操作的公益讲座,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读拼软件聊天、购物、听新闻。2015年,我被沈阳市残联评为互联网讲师,到13个区县(市)为上千名残疾人传授互联网知识。
2017年,我登上了东方卫视《妈妈咪呀》节目,讲述了我涅槃重生的故事。同年,我在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创办了花蕾助残服务中心,开启了我的扶残助残、残疾人培训、无障碍宣传的公益事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和先生奔波在沈阳的大街小巷,背着摄像机拿着麦克风,到多个社区拍摄和记录了很多残疾人专干、巾帼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还做成了纪录片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发表。
那一年,我还开办了“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美”残障女性修养课堂,创办花蕾筑梦特殊儿童艺术培训班。我的先生也成为一名志愿者,教他们创意美术。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棋盘山,教他们争做环保小卫士;带他们去稻田,教他们如何节约粮食;还带着他们去井冈山追逐红色的脚步。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家长们越来越自信,我的内心也越来越强大。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觉那么亲切、朴实、深刻,它不仅是对“中国好人”的鼓励,更是告诫我们怎么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很幸运在基层社区奋战了22年。这22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我克服了当时社会上对社区工作的一些偏见,弯下身子,走进社区,走进百姓家庭,体会基层的艰辛,感受百姓的冷暖,为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心安一直是我服务群众的情怀。
面对基层治理的难点,我创立了全国首家公益性协会——业主代表协会,开创了无物业小区自治管理工作的先例。2015年社区多方组织资源创立了沈阳市首家居家养护中心,创造了“3+1”养老服务模式,开办了居民大食堂,为解决养老服务的短板创新了120紧急救援、生活应急服务、线上线下平台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2019年6月,和平区委成立胡静琴书记工作室,我担任工作室主任。3年来,工作室紧紧依靠专家团队和领头雁团队,共组织培训81期,培训人次17000余人,总结提炼了《胡静琴社区工作法》和社区工作“十字谈”。今年全市又招聘了4000多名社区工作者,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这些社区工作者传思想、传经验、传方法。
我感谢社区这片热土,是这片热土养育了我,改变了我,成就了我,使我和群众紧紧连在一起,我也深深地把根扎到了这片热土中。这个年纪了,我还能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我很知足,很快乐。
辽宁省道德模范徐文涛:
作为红色传人,我不能停下脚步
2020年11月,我牵头成立了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传承红色基因志愿者团队——“红色大篷车”。11月24日,“红色大篷车”在沈阳市和平一校长白岛二分校开启“首秀”之旅。
在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将“红色大篷车”传承红色基因的范围从中小学延伸到大学,从军营扩展到机关、企业,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从沈阳拓展到其他城市。“红色大篷车”志愿者团队传承红色基因的足迹几乎遍布南到大连,北到佳木斯,东到丹东,西到秦皇岛的广大地区。仅2021年,我就为学校、机关、企业讲了100余场党课。
随着“红色大篷车”品牌效应的不断扩大,我探索红色文化宣传路径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歇。3月初,为弘扬雷锋精神,我不辞辛苦,每天讲两三场雷锋故事。3月1日,我到辽阳市为全市中小学生作了《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爱人民》专题讲座。3月中旬疫情防控期间,我在家里认真研读党史、军史专著。经过一个月的日读夜思,制作成《长津湖告诉你》的PPT课件,并应沈阳师范大学邀请,在4月5日晚上,通过腾讯会议APP,为350名师生上了一堂题为《长津湖告诉你》的思政课,赢得了师生赞誉。
为了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我创建了网上军史馆,带领志愿者高磊以《红色大篷车》公众号为平台,连续在今日头条、百度、腾讯等新媒体上发表作品20多篇,受到一致好评。
辽宁省道德模范陆国斌:
甘当助人为乐的“陆傻子”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鞭策和鼓励。
从2014年开始,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雷锋爱心团队成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画笔为媒介,以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地域文化、传统国学、文明乡村”等为主要内容,义务为全省8个市的70多个乡镇、村屯、街道、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绘制文化墙11万平方米。
2020年,在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带领学生深入皇姑、浑南、辽中、苏家屯等11个区的大街小巷,设计、创作“创城公益广告”160多幅,策划绘制沈阳市道德模范展览63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力量宣传成为沈阳创城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鲁迅美术学院,我带领学生成立了“鲁美雷锋班”。在家乡锦州,我号召有爱心的朋友成立义县志愿者服务联合会。苏家屯、沈阳市都有陆国斌学雷锋小分队。目前,全国分队志愿者达7700余人,沈阳市分队志愿者达到3700余人,影响力越来越强。
近年来,我带领朝阳县“小雷锋”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开展“游学助养”假期活动;为建昌县火石山村捐赠爱心读物、学习用品和衣物;与苏家屯区红菱村留守儿童一起度过六一儿童节。2021年六一儿童节,我带领大学生们走进辽阳灯塔市十里河镇二台子村,与23位留守儿童以绘画形式度过了难忘的节日。近4年时间,我捐助学龄儿童总计200余人。
日常中,乡亲们称我是布衣教授、亲戚朋友叫我“陆傻子”,这些都是对我的善意褒奖,我会继续努力,将爱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