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辽沈观澜 | 英雄长眠家国土,精神永存天地间

0
分享至

9月17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翠柏葱郁、苍松肃立。跨越70余载,又有88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终归故土,在祖国大地上安息。


(图为2022年9月17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

建于1951年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门安葬和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烈士的陵园。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等123位的战斗英雄长眠于此。自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连续9年共同实施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将913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与战友们同眠。


(图为2022年9月17日,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鲜花。)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

长达百米的英名墙上,镌刻着19.7万余名抗美援朝烈士的姓名。低回的《思念曲》,把人们的思绪拉回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每当92岁的志愿军老兵程茂友回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都要提起这样一个名字:“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有一个叫胡根基的,是我的战友。我记得当年他在牺牲前,大声喊了一句,‘班长,我没白活17岁,祖国万岁’!”

黄继光牺牲时21岁,邱少云牺牲时26岁,杨根思牺牲时28岁……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他们把青春的热血抛洒。据统计,作为“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沈阳有近4万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车皮在沈阳编组、中转开赴朝鲜;7400多名热血青年参军,3000多名技术人员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修复桥梁、运送物资;全市有数万人参加输血队……

牺牲时,他们最牵挂的是祖国的亲人。70多年来,祖国的亲人一刻未曾忘记他们。英雄精神始终照耀着沈阳这座城市,崇尚英雄的传统在沈阳一直延续。

1953年,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三位烈士的遗体运抵沈阳,从公祭地点到烈士陵园,绵延7公里多的路上,数十万市民冒着寒风,肃立大街两旁。

2022年,绵绵秋雨中,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到烈士陵园,30多公里的长街,各界群众手持国旗、鲜花、横幅向“最可爱的人”致敬,沿街的大屏、出租车的灯牌纷纷亮起“英雄回家”。


(图为2022年9月16日,沈阳群众夹道迎接英雄回家。)

9月16日,当看到接迎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在两架歼-20战机的护航下,缓缓降落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抗美援朝烈士遗属祝江波的脸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是泪,“他们的英勇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不忘。”

从2014到2022年,志愿军老兵李维波的身影总会出现在迎接烈士回家的队伍中。“我活着回来了,战友们却在异国他乡长眠70多年,希望他们今天回来看看祖国的繁荣强大!”看着载着烈士棺椁的车队缓缓远行,90岁的老人泪光闪烁,仿佛又看见了70多年前,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他们戴着红花,穿着军装……


(图为9月17日,邱少云烈士墓前鲜花盛放。)

人们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在表达中传递真情,用实际行动,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70多年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观、祭扫的各界人士超千万人。每逢清明,党员干部、各界职工、学生纷纷到陵园祭拜烈士。

抗美援朝期间,“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武器”。在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感召下,抗美援朝精神与劳模精神在沈阳合二为一,沈阳的工业在战争中实现发展。70多年后,传承英雄精神的沈阳儿女以新时代的“大国重器”告慰先烈:2021年,电影《长津湖》热播,烈士杨根思墓前出现了一架“歼-15”模型;2022年,航空工业沈飞公司的青年技术工人方文墨和同事们前往烈士陵园祭扫,他们把孙生禄烈士的墓碑擦拭干净,把一架沈飞生产的先进隐身战机“鹘鹰”模型放在了墓前。

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前夕,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举行了一场名为“英雄战地家书·英雄回家——致敬最可爱的人”的朗诵会。人们在志愿军烈士墓前,重新读起他们在硝烟里写下的家书:“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 “男有决心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大家均表决心要打好出国第一仗来回答祖国人民的关怀”……


(图为2022年9月17日,志愿军老兵向志愿军烈士献花。)

烈士墓前,鲜花盛放。英雄品格,后继有人。

志愿军老兵在少先队员的搀扶下,缓步来到英名墙前为战友献上一枝菊花。“爷爷奶奶们曾经都是战场上的英雄,他们现在老了,那就换我们保护他们。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更加努力学习,当好共产主义接班人!”沈阳市皇姑区陵西小学六年级学生袁沐阳说。

88岁的志愿军老兵马秀祥17岁参军,18岁入朝作战。他自豪地说,“攻打老秃山时,山坡上的石头都被打掉1米多厚,但是我们的战士意志非常顽强!我一直用抗美援朝精神教育子女,现在家里三代都是军人。”

最好的告慰,莫过于薪火相传。

英雄长眠,精神永存。英雄的骨血融入城市的泥土,英雄的精神滋养城市的血脉,英雄气质成为沈阳城市的品格。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杨根思烈士的英雄誓言,也已成为新时代沈阳干部群众的坚定信念。

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呼唤英雄精神,新时代攻坚克难需要英雄精神。“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就是要引导全市上下涵养英雄之气、再创英雄之举,更加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更加迸发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的精气神,更加坚信“只有努力才能成功、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以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走好沈阳新时代赶考之路、奋斗之路、光荣之路。

从歼击机到乙烯三机再到深潜机器人,这些大国重器都在沈阳首产;从“嫦娥”探月到“祝融”探火再到“蛟龙”入海,这些非凡时刻总有沈阳身影……如今的沈阳,正在点燃永不熄灭的创业之光、踏上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重现灯火通明的创业场景,续写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时代新篇章。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需准备应对俄罗斯解体,确保700万土地安全

中国需准备应对俄罗斯解体,确保700万土地安全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2025-07-09 17:34:00
明天入伏,建议大家:少吃西瓜和生姜,多吃5样,为伏天打好基础

明天入伏,建议大家:少吃西瓜和生姜,多吃5样,为伏天打好基础

阿龙美食记
2025-07-19 12:14:02
太阳出现40万公里长裂缝!地球即将更热?今年的三伏天或许不简单

太阳出现40万公里长裂缝!地球即将更热?今年的三伏天或许不简单

小杨侃事
2025-07-18 09:39:51
上海一日料店,俩女子误认为是自助餐,专门捡贵的点,结账时4302

上海一日料店,俩女子误认为是自助餐,专门捡贵的点,结账时4302

好贤观史记
2025-07-19 16:41:42
宗馥莉更换广告牌:水就是水,让水回归纯净,网友称:在宣示主权

宗馥莉更换广告牌:水就是水,让水回归纯净,网友称:在宣示主权

丫头舫
2025-07-19 14:58:20
韩国教授:汉朝前中国一直归属韩国统治,外国网友评论出奇一致

韩国教授:汉朝前中国一直归属韩国统治,外国网友评论出奇一致

刘森森
2025-07-19 10:28:54
李霄鹏:队员真是拼了,但最后0-4的比分还是非常非常的难过

李霄鹏:队员真是拼了,但最后0-4的比分还是非常非常的难过

懂球帝
2025-07-19 23:29:07
103岁奶奶还在世,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宗馥莉叔叔目的逐渐清晰

103岁奶奶还在世,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宗馥莉叔叔目的逐渐清晰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07-20 01:12:11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私人伴游交易的背后,谁是主力军?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私人伴游交易的背后,谁是主力军?

书画艺术收藏
2025-07-18 19:20:02
美国IT公司高管演唱会搂抱HR画面疯传,美媒最新爆料:涉事两人均被停职

美国IT公司高管演唱会搂抱HR画面疯传,美媒最新爆料:涉事两人均被停职

环球网资讯
2025-07-19 09:46:58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杨青录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杨青录被查

新京报
2025-07-19 16:27:09
《奔跑吧》收官,3人升咖,2人求常驻,1人火出国,只有他惹人厌

《奔跑吧》收官,3人升咖,2人求常驻,1人火出国,只有他惹人厌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7-19 07:59:55
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300余套现房开卖,现场人山人海

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300余套现房开卖,现场人山人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9 19:28:02
炸裂!男子和48岁女子保持半年性关系,分手后女朋友竟是女子女儿

炸裂!男子和48岁女子保持半年性关系,分手后女朋友竟是女子女儿

丫头舫
2025-07-17 15:16:35
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重庆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重庆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极目新闻
2025-07-19 18:55:38
孙红雷一家度假,小15岁妻子背影人高马大,不用带娃惬意的玩手机

孙红雷一家度假,小15岁妻子背影人高马大,不用带娃惬意的玩手机

猛哥的搞笑视频
2025-07-19 15:51:09
美国将“抵抗阵线”等定性为恐怖组织,中方回应

美国将“抵抗阵线”等定性为恐怖组织,中方回应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7-18 19:43:01
婚姻到了啥地步就该离了?网友:作为过来人,十分认同这些说法

婚姻到了啥地步就该离了?网友:作为过来人,十分认同这些说法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7-18 00:05:03
罕见!俄肯定泽连斯基说法

罕见!俄肯定泽连斯基说法

鲁中晨报
2025-07-19 15:04:07
华为员工:毕业15年,赚了近千万。高中和我争第一的同学晋升副处

华为员工:毕业15年,赚了近千万。高中和我争第一的同学晋升副处

蚂蚁大喇叭
2025-07-18 18:52:55
2025-07-20 04:51:00

头条要闻

缅甸园区老板送回19岁高考生:你前途光明 不该留在这

头条要闻

缅甸园区老板送回19岁高考生:你前途光明 不该留在这

财经要闻

娃哈哈争产大战:杜建英的进击

体育要闻

女篮无缘亚洲杯决赛 韩旭泪洒发布会

娱乐要闻

肖战微博改名:去掉X玖少年团头衔

科技要闻

工信部等约谈17家车企巨头,竞争划新红线

汽车要闻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焕新发布"汽车行车控制安全技术验证VCTA"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谁打翻了潍坊的调色盘?

亲子要闻

孩子突然不愿意上学?4个深层原因+4步拯救法

手机要闻

小米16系列独占9月:骁龙8 Elite2+多款版本,友商或晚一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特朗普:印巴冲突期间有5架战机被击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