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9日,我接到通知:支援天津防疫,即刻出发。
天津,是我抗击疫情的第一个战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检验师,我义不容辞,简单收拾行李,踏上了援津之路。
到达天津市宝坻区后,我立即投入到实验室的组建中,第二天便开始了核酸检测工作。众多人员奔赴一线阻击疫情,核酸检测室里的检验人也异常忙碌,提供精准的检测数据,捍卫生命的防线。我们与时间赛跑,只为每份检测标本的结果都能及时准确。
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班次下来,检验完成的标本宛如一面小墙。这背后,光拧试管盖这样简单的操作,不知道做了多少遍,手指逐渐磨出水泡和硬茧,手指关节痉挛,甚至有时肩膀累得抬不起来。但是我深知,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来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13天奋战,团队圆满完成援津任务,返回沈阳。辽宁抗疫人勇敢逆行,投身一线,以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获得了一致好评,树立了辽宁援助队伍的良好形象,展示了辽宁抗疫人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为天津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3月14日,沈阳突发疫情,整个城市都在紧急抗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各区紧锣密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我院又接到任务,支援各区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3月17日,在完成两次支援社区采样的任务后,我又接到紧急通知,加入辽宁省核酸检测机动队应急三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辽宁省核酸基地紧急启用,能帮助沈阳市及周边县市短时间内,快速应对大规模人群的核酸检测需求。
为了尽快完成检测任务,除了吃饭的时间外,我们都在忙着做核酸检测。外人看似检测很简单,但是检测数量大,时间紧迫,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检测室里很热,即便穿着薄衣服,一整夜的忙碌之后,防护服里的衣服都湿了。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只要检测结果存疑,就重新更换试剂进行复核或重新采样检测,直至标本无误。
整整42天,我们夜以继日,每个团队每天要检测1万管样本。每一位检验人都全力以赴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没时间想其他的事。每一组检测数据的背后,是每一位检验人员在用专业和敬业与病毒“赛跑”,以血肉之躯筑起阻断疫情扩散的钢铁防线。我始终坚信,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必将战胜疫情。
作为医护人员,当疫情发生时,就应该义不容辞奔赴前线,这也是锤炼意志的契机,让自己在历练中成长。积极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当代医务人员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