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辽宁省消化内镜工程研究中心“盛京-开立医工创新实验室”正式揭幕,这标志着国产首个内镜“产学研医”一体化平台落户辽宁。
工程研究中心和医工协同创新实验室的建成,未来将有力带动消化内镜的上下游产业,并形成创新、创业转化平台,加速“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
↑“盛京-开立医工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现场
据了解,盛京-开立医工创新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和开立医疗的匠心深耕,在国产内镜的研发、质量控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通力合作,可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创为新成功与共赢。
实验室将在提供高质量内镜医生培训基地同时,进行医学诊疗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合作,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打造国产内镜“产学研医”一体化平台,促进内镜领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作为首个国产内镜联合实验室,这一项目得到了我省相关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领导,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相关领导,本溪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本溪高新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辽宁省内各医疗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莅临本次活动现场。
↑孙思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孙思予指出,辽宁省消化内镜工程研究中心“盛京-开立医工创新实验室”将建成为国内最大的内镜手术试验基地,实验室将致力于国产医疗设备的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填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内镜设备的产业空白。
↑陈志强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强表示,未来将以联合实验室为依托,带动周边区域的教学研究互动与技术下沉,助力东北及全国内镜诊疗水平,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方颖
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颖对实验室的设立给与了高度评价,她说:“实验室的成立为本溪生物医疗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更为本溪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活力,为本溪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王振宁
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王振宁致辞表示:“联合实验室是盛京医院与开立医疗的强强联合,在‘产学研用’战略合作方面将发挥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不仅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了条件。中国医科大学将大力支持‘产学研医’一体化,进一步提升消化内镜诊治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为健康辽宁与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建设贡献力量。”
“盛京-开立医工创新实验室”的创立,将有效推动内镜及其相关技术的进步,推动国产医疗设备的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进一步助力辽宁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辽宁智慧,为促进国民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是国际知名的具有先进诊疗技术的大型现代化诊疗中心。此次以盛京医院消化内镜团队牵头建设辽宁省消化内镜工程中心,负责人孙思予教授是我国消化内镜领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际知名SCI期刊《Endoscopic Ultrasound 》的创刊人及主编,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及设备研发组组长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内镜及内镜超声(EUS)诊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出和研究了一系列 EUS引导下的微创诊治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相关医疗器械,牵头制定多项全球指南和规范,建成一整套以 EUS 为中心的全新微创诊疗体系并应用于临床。内镜超声设备器械研发及相关技术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三项、二三等奖六项。
关于开立医疗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33)秉承“开行业先河、立民族品牌”的理念,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目前公司全球员工超过2000人,在美国硅谷、西雅图、日本东京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哈尔滨、武汉设有七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600余人。开立医疗在国内30个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和维修网点。产品涵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体外诊断等领域,能够为各级别医院的不同科室提供临床解决方案。2021年开立彩超X5作为首台入驻天和核心舱的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在航天医学研究及航天员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任务完成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