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沈抚示范区优质教育显“花香引蝶”效应

0
分享至

虽然离下一个秋季学期开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这几天,家住君悦国际小区的杨女士看到家门口新建的沈阳南京一校沈抚示范区分校已经装饰一新,即将在新学期投入使用,就开始着手为自己的宝贝儿子入学做准备了。书包、文具、水杯,还有新衣裳,包括一些孩子运动的一些用品也已采购回家。


“看到学校建成即将使用,心里特别开心,孩子出家门进校门,刚入学就赶上新校区建成使用,可以享受到省内优质的教育,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天上掉馅饼我孩子有福啊。”杨女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和杨女士兴奋的心情一样,这段时间住在学校周边其它几个小区的一些居民,每天也经常跑到学校附近驻足观看,期待佳音,盼着新学期快点儿到来。

“今年9月,沈阳南京一校沈抚示范区分校将正式开学,同时另一所省内优质学校与沈抚南京一校同在一个校区的沈阳南昌中学沈抚示范区分校也将联袂闪亮‘登场’。两所学校目前正紧锣密鼓进行工程收尾和校园文化建设,沈抚示范区优质教育将开花结果。”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局长李贵强介绍了“两南”入驻沈抚示范区的情况。


据了解,沈抚示范区高度重视教育强区建设工作,成立五年来,始终坚持区域优质教育和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同步发展。2020年9月,沈抚示范区与沈阳和平区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引入沈阳市南昌中学、和平区南京一校优质教育资源;2021年2月和9又分别与辽宁省实验学校、东北育才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目前东北育才学校沈抚校区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秋季正式开学,省实验中学沈抚校区也进入紧锣密鼓的设计阶段。此外,沈阳七中和文艺二校也在沈抚示范区落地,选择开办分校。

短短三年多的时间,省级优质教育在沈抚示范区“扎堆”,足以见得这里的魅力和发展态势。这种“花香蝶自来”的效应也助推了沈抚示范区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好多500强企业已纷纷落地沈抚示范区。

李贵强介绍,沈阳市南昌中学沈抚示范区分校、南京一校沈抚示范区分校建在示范区核心位置,中学设计班型36班,每班50人,1800个学位;小学设计班型24班,每班45人,1080个学位。两所学校均为全日制公办学校,目前已基本达到开学条件。

“两所学校的老师都享受沈阳市教师的相关政策和待遇,学生均为沈阳市学籍。” 李贵强说,

在辽宁,沈阳和平区南京一校算是老牌名校,包括南昌中学,都声名远赫。有着70年历史的南京一校,以厚重的文化,优异的办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辽沈地区名师、名生辈出的品牌学校。

沈阳南京一校沈抚示范区分校王凯校长介绍:“把学校建在沈抚示范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制’‘翻牌’,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南京一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特色在沈抚分校进行传承和再创新,让这里成为真正的一所名校的分校。”

王凯说:“沈抚分校由南京一校资深教育专家组成管理团队,聚焦学生未来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健全人格等品格和能力,突出‘大语文+美育’的特色教育,让孩子们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两南”沈抚示范区分校,拥有省内一流的教学环境,教育设备、设施先进,校内还建有美术馆、网球馆、飞天剧场、东坡书院、汉唐陶艺坊、爱迪生教室和智慧社区的主题化、个性化的空间课程场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专项特长,都会讲中国故事、家乡故事,这是我们的愿望和特色办学奋斗目标。”王凯说。

南昌中学沈抚分校校长仉国慧说:“我们已经做好了秋季开学的准备工作,9月1日,我将和全校的老师们一起,迎接新学校第一批学生的到来。”

站在南京一校沈抚分校的校园门口,杨女士很有感慨:“作为成立刚刚5年的沈抚示范区,在建设新区、发展新区的过程中,关注民生,重视区域优质教育,助推了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这样的举措加快了区域商贸和地产业的发展。我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安家,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未来的发展,亲属和很多朋友也都纷纷到这里安家落户了。”(兵歌)

图片来源:沈抚示范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震惊!皇马花1亿欧元签下新7号,全欧最强中场组合问世

震惊!皇马花1亿欧元签下新7号,全欧最强中场组合问世

伟少说球
2023-06-08 07:05:28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原二级巡视员姚西科被“双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原二级巡视员姚西科被“双开”

央广网
2023-06-08 09:50:09
“官二代”自曝每月20万生活费,家有七八套房!

“官二代”自曝每月20万生活费,家有七八套房!

兵叔评说
2023-06-07 17:55:14
巴萨球迷应该知道,只有一人愿意让梅西回归,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巴萨球迷应该知道,只有一人愿意让梅西回归,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老乐说球
2023-06-08 09:53:37
俄士兵曝:别尔哥罗德州驻军几遭“团灭”

俄士兵曝:别尔哥罗德州驻军几遭“团灭”

小新在洗手间
2023-06-07 14:32:45
韩国“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地位被日本取代,韩媒感叹

韩国“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地位被日本取代,韩媒感叹

环球网资讯
2023-06-08 06:56:20
鸭脖事件的核心问题,不是老鼠头,而是网友为什么都不买账?

鸭脖事件的核心问题,不是老鼠头,而是网友为什么都不买账?

社会观点与解读
2023-06-08 06:39:52
欧文退役:一个毫无操守的职业混子

欧文退役:一个毫无操守的职业混子

教练!我想打篮球
2023-06-08 08:10:03
6月7日看到的最好消息,美国被华春莹怼得不敢回应,太霸气了

6月7日看到的最好消息,美国被华春莹怼得不敢回应,太霸气了

李博世财经
2023-06-07 22:02:14
对敌慈悲!当年对反中乱港集团施大和解方针,多次放生司法有责

对敌慈悲!当年对反中乱港集团施大和解方针,多次放生司法有责

柳扶风
2023-06-07 17:41:16
关灯蚊子嗡嗡叫,开了灯却找不到?看完涨知识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关灯蚊子嗡嗡叫,开了灯却找不到?看完涨知识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蜗牛看球
2023-06-08 09:06:42
贫穷限制了想象!国企高管下属的成都爱情曝光,上级雷霆出手免职

贫穷限制了想象!国企高管下属的成都爱情曝光,上级雷霆出手免职

体育镜头
2023-06-08 09:54:42
去了上海、杭州才发现:女生都在穿“黑鞋+白袜”,时髦显腿长!

去了上海、杭州才发现:女生都在穿“黑鞋+白袜”,时髦显腿长!

刘雨爱打篮球
2023-06-08 06:31:04
高考前一天,父亲送考生儿子去江西考试,车却开到了湖南:太紧张,开错路了

高考前一天,父亲送考生儿子去江西考试,车却开到了湖南:太紧张,开错路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6-07 20:50:25
45岁倪虹洁走红毯,奇装异服吸引眼球,上半身宛如一丝不挂

45岁倪虹洁走红毯,奇装异服吸引眼球,上半身宛如一丝不挂

小方专栏
2023-06-06 15:40:18
西汉姆43年第一冠!莫耶斯翻身仗,福将绝杀,15战不败夺冠

西汉姆43年第一冠!莫耶斯翻身仗,福将绝杀,15战不败夺冠

奥拜尔
2023-06-08 05:00:16
中国彻底死心!俄罗斯炸了最不该炸的地方,乌欠中国45亿追不回了

中国彻底死心!俄罗斯炸了最不该炸的地方,乌欠中国45亿追不回了

猫眼观史
2023-05-19 10:50:03
又双叒叕要动手术了!顶级五星高中生如今连首轮签都要守不住了?

又双叒叕要动手术了!顶级五星高中生如今连首轮签都要守不住了?

稻谷与小麦
2023-06-08 14:11:59
“中签如中飞刀”,新股双元科技大幅破发,中签最大亏损12440元

“中签如中飞刀”,新股双元科技大幅破发,中签最大亏损12440元

数据挖掘分析
2023-06-08 10:37:29
胡兵出发时装周 伦敦时装周形象大使如约而至

胡兵出发时装周 伦敦时装周形象大使如约而至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6-07 14:36:21
2023-06-08 14:32:49

头条要闻

游客在阳朔景区被筏工要红包 疑当地半夜致电让删视频

头条要闻

游客在阳朔景区被筏工要红包 疑当地半夜致电让删视频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告别欧洲!梅西专访解释决定:巴萨难回

娱乐要闻

白鹿baby不和风波升级!恩怨越扒越多

科技要闻

再见,燃油车厂!产能过剩何去何从?

汽车要闻

沃尔沃EX30全球首发 储物很巧妙 安全是满配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旅游要闻

奔赴山野 用一场自然之旅治愈自己

艺术要闻

用一个展览,追溯伦勃朗四十年创作生涯的演变

数码要闻

苹果Vision Pro能成为下个iPhone?iPod之父表示:差得远

公开课

蓄水20年的三峡大坝里,最大的鱼有多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