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2日,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承办的“奉天胸科论坛-ILD抗纤峰会”在市十院ILCC会议室举办。ILD疾病有200多种类型,易被漏诊误诊,漏治误治,为推进ILD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平台建设、培养间质性肺疾病专科人才、探索间质性肺疾病的最佳诊治方案,我院力邀全国间质性肺疾病诊治中心评审专家对ILD诊治的最新进展、指南进行学术讲座,汇集ILD权威专家针对ILD疾病热点问题倾情授课,同时市十院提供两个ILD疑难病例,供线上、线下的多学科专家现场讨论。全院各科室医师积极参与,腾讯会议全程在线直播,全国百余家医院,3000余名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线上相聚、云端互动。
特邀线上嘉宾包括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代华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惠兰教授、北京医院陈起航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刘敏教授、南开大学药学院周红刚教授。
会议首先由刘永煜院长致开幕词,刘院长指出:我院以胸部专科为特色,肿瘤科、胸外科、结核科等胸部疑难病例的出现,使影像学在鉴别诊断方面更加多元化,ILD的患者散发在多科室的诊治中,肺纤维化的MDT尤为重要,为提高ILD的诊治水平,我院正在从ILD科室建设、科研发展、间质肺人才队伍培养、多学科联动、学术会议等多个维度向ILD规范化建设迈进。
接下来代华平教授带来了我国间质性肺疾病管理现状及基地建设的意义。张惠兰教授介绍了我国即罕见又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的流行病人群特点以及流行病趋势。并且由王笑歌教授深入解读了临床医生如何筛查间质性肺疾病。随后,陈起航教授为我们明确了间质性肺疾病常见影像学特点以及鉴别要点。
南开大学药学院周红刚教授带领我们了解了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赵洪文教授分享了PF-ILD急性加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的宝贵经验,刘宁教授带我们走向PF-ILD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毛世涛教授继而从国内外前沿文献上用数据说话,带我们认识了间质性肺疾病腔镜检查的意义。刘敏教授分享了大量的影像学资料,总结了结缔组织肺疾病影像学特点与疾病的关系,张榕教授讲解了我国目前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检查方法。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杨俊玲教授带给我们家族性ILD的遗传学分析,随后我院李茵茵教授梳理了肺癌与纤维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本次研讨会由呼吸二陈虹医生、呼吸五杨晓璐医生先后进行了病例分享。分别就原发性肺淋巴瘤,古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病理以及诊治方案进行了详尽的汇报,由胸科医院谢丽伟教授进行影像学解读,杨虹教授进行病理解读。各位专家在线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代华平教授的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实施的背景下,医院以ILD中心示范建设为目标,每周呼吸科进行MDT的讨论,每月全院进行MDT讨论,全年将举办72期ILD-MDT讨论。通过MDT讨论市十院呼吸团队对间质性肺病诊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培养ILD诊治专家,我院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在肺部两大顽疾“肿瘤”和“纤维化”上有自己的专攻,形成自己的诊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