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时节,草长莺飞,绿了杨柳,红了海棠,人们纷纷外出踏青赏花,随着人员流动和聚集愈加频繁,很多人开始觉得口罩闷热而且样子也没有那么好看,于是便想出“千奇百怪”的方法来驱散口鼻附近的“炎热”以及为自己的颜值“添砖加瓦”。
一、“口罩骨架”
在网上搜索“口罩防闷神器”,我们能看到很多“口罩骨架”,他们就好像给口罩加上一个支撑,使口罩远离我们的口鼻,确实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口罩带来的闷热感。但是口罩和脸部的贴合度也大打折扣,也就达不到密封效果,也就起不到防护作用了。
二、口罩爆珠
除了这些“骨架”以外,不少商家就琢磨出了一种“爆珠”,在口罩内捏爆两颗,就可以起到防暑、清新呼吸的作用。实际上,这类产品中虽然含有薄荷、广藿香等药物,有清热抑菌的作用,但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与直接口服的效果相差很多,起不到抑菌作用。
三、冰丝口罩、棉质口罩
这些口罩都属于防晒及保暖类的口罩,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晒及冬季保暖功能,但由于这类口罩的材质孔隙率较大,不能起到抵御病毒的功效。
四、印花染色口罩
可爱造型的印花口罩深受一些爱美人士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可这类口罩需谨慎购买,还可能存在潜在危险。从防护效果来讲,这类口罩虽然和医用外科口罩比较相似,但对于病毒的防护能力不够,可能会造成防御疏漏;从材质方面来讲,这类口罩往往要用彩色油墨印刷,如果固色效果不好,可能会刺激面部皮肤,造成过敏。
上面说了一些“神器”和口罩的不可取之处,我们看一下什么样的口罩是符合当下的防疫要求的。在选购口罩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口罩的“执行标准”,一定要选择以下五种执行标准的口罩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免受新冠病毒的“骚扰”。
1.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是GB19083-2010
2.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是YY0469-2011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YY/T0969-2013
4.日常防护型口罩执行标准是GB/T 32610-2016
5.儿童口罩执行标准是GB/T 38880 -2020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夏季口罩佩戴的注意事项:
1.出门时可多备几个口罩:目前国际通行的标准是,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时间为4—6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应该更换口罩了。夏季出汗多,建议口罩被汗打湿的时候立即更换,扔掉的口罩一定要扔在口罩专门回收箱内;
2.夏季气温较高,佩戴口罩时一定要同时包裹住口鼻,不要图一时的凉爽而“丢三落四”。
3.夏季炎热,使用口罩的时候尽量选择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又不过度的口罩。根据《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中的要求,普通公众在以下场所应该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1.在商场、超市、电影院、机场、酒店公共区域等人群密集场所时;2、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4.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5.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6.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张奕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部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