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始春终寒,周而复始,是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科技哲学典范。2016年11月30日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季第一个节气——小满。
小满是形容一种刚好的状态,是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仍处于未熟状态,象征着将熟未熟、将满未满,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状态。
中国文化常以味道来形容时间的属性,比如夏天的味道,在传统文化中就常以“苦”来形容。“小满食苦”,常言道“长夏苦中乐”,此时吃点苦菜,鲜嫩爽脆,味苦又清香回甘。我们准备苦菜、苋菜、婆娑丁及黄瓜、萝卜等新鲜蔬果,共同制作清凉爽口、清热解毒的苦菜食品,让学生了解小满的节气物候,在学习节气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
谚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这表明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孩子们的眼中,小满节气充满了诗情画意。
“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节气,农事繁忙。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蚕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蚕桑养殖成就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蚕丝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蚕生长的过程都特别有意思,从蚕卵到蚕蛾一共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蚕卵
蚕宝宝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当温度升高了蚕卵就开始发育,经过7-15天,当蚕卵变得透明并可以看到里面的轮廓,就表示蚕宝宝快要出来了!
第二阶段 蚁蚕
春天桑树萌发时蚕孵化成为幼虫。刚孵化出的蚕是黑色的,像蚂蚁一样,身上有细小的绒毛,也因此别名蚁蚕。
第三阶段 幼虫
蚕长得很快,随着长大体色慢慢变淡至白色,此时似乎食欲也有所减退。当它完全不再进食的时候会不再活动,称作眠。休眠期的蚕进行着蜕皮的准备,等到脱去旧皮之后体型也慢慢变大,洁白可爱。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第四阶段 结茧
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它便会在茧中变成蛹,像个纺锤,很软,是黄色或黄褐色的。再过大约十二天到十五天,它就做好破茧而出变成蛾的准备了。
第五阶段 成蛾
蚕蛾很可爱,长有毛绒绒的触角,全身披着白色的毛,翅膀比较小,不会飞。蛾的生命很短,一般只有1到2天就会死去,在那之前它们产下一批卵等待孵化。
蚕的一生是一个循环,是生命往复的奇妙过程。
小满时节是蚕的生长发育和大家收桑蚕丝最好的时时刻刻,桑蚕丝也给大家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带来幸福感。
麦穗是小满节气的天然代言人,田野飘香,稻麦成熟。小满雨后荷花秀丽,凭栏远眺,出淤泥而不染。千姿百态的荷花,落在在孩子们的画笔下,也落在满池的荷花里,住进了孩子们的心上。
小满,和润博远,清丽雅静,写满我们对快乐幸福的期盼。愿亲爱的孩子们,小满小满,幸福满满。
图片来源:岐山一校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