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辽宁联合辽宁省司法厅共同推出“法治易读”专栏,结合案件普及法律常识。
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和韧性所在。当前,受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应收账款回款缓慢、物流成本高、部分地区停电限电、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多发等多重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体发展,为助力中小企业市场主体排忧纾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给予中小企业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国办发〔2021〕45号)》和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辽宁省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若干措施》纷纷出台了对中小企业减负利好的各类政策措施,让中小企业看到了摆脱困境的曙光和重振发展的希望。
本期栏目邀请北京市京师(大连)律师事务所宋铁军律师结合上述政策文件以及律师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特点,谈谈如何在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工作中为企业排忧解难。
一、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法律指引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短板就是资金链不稳定而导致的经营资金严重短缺。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攀升,用工成本的居高不下,应收款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回款周期缓慢更是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运转。尽管国务院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优惠措施,但落地实施中笔者所服务的中小企业普遍感受到操作上有部分障碍。
作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律师,除了积极协助企业在与银行融资工作中做好法律指导外,还应结合新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规章和政策为企业融资拓宽渠道和思路。例如:民法典合同编规定了保理合同,对于中小企业在融资工作中最大的突破,就是将中小企业作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应收账款作为向贷款银行担保的对象,进而从银行处获得资金支持。律师要将新的融资模式结合法律指引及时传达给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新法出台带给企业的利好,有效发挥律师在中小企业纾困帮扶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二、针对中小企业限电模式下涉及法律风险进行指导
近期制造业部分中小企业受制于限电模式的困扰。国家层面已出台了保障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政策,限电而不停电,供四限二的实践操作,最大限度将限电模式下的企业运营损失降到最低。
作为律师我们同样在企业进入限电模式下运营所可能出现的诸如企业销售订单违约、用工工资支付等现实法律风险进行有效指导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障企业合法经营,降低运营法律风险。例如:针对所服务受限电模式影响的中小企业涉及的用工工资支付方面及时进行法律指导、解读和应对,保障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符合法律规定。
三、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方面充分发挥律师作用
2020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领域进行了法律上保护。国办发〔2021〕45号文件以及我省出台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22条措施文件也均提到保护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具体举措。
律师针对该领域应在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的法律培训、制定企业内部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制作符合支付条例规定的买卖合同模板等方面及时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让企业真正理解到位、运用到位、保障到位。例如:针对条例及时制作专项解读法律培训课件为制造业中小企业进行培训并及时制作了专项买卖合同模板供企业销售人员在与符合支付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买方签订合同时使用。
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律师在国家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的工作中应当发挥法律专业服务的优势和特性,主动而为,善于作为,让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在法律护航的道路上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