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春江水暖,直击大沈北率先解封第15天

0
分享至

塞北正春风,装点百花园。但见山川紫气生,定是春回还。随着沈阳的疫情逐步解封,人们都满怀欣悦和希望,走进又一个春深之处,迎来了又一度奋发之时。4月13日,沈阳全面解封,此时距离3月31日,沈阳首个解封城区——沈北新区已经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14天。带着这份欣喜,4月14日,在沈北新区解封第15天,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沈北新区,走遍城乡,悉心寻找。

看,人们都从家里走出来了!

疫情之后人民的生活有哪些不期然间的喜人变化?发展中有哪些蓬勃生长的全新景象?记者一行来到了居民生活区,看到了一幅幅温暖的、蓬勃向上的图画。

在蒲河廊道上,来自汇置尚都小区的5岁半女孩格格,约了几位小朋友正在这里“飙车”。几个孩子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骑着平衡车、有的骑着滑滑车,在你追我赶中放飞自我,时不时还会用小手矫正一下自己的小口罩!




辉山天泰小区内,几位老人正在摩拳擦掌,切磋舞艺。原来他们是森林里社区雷锋艺术团的负责人,团长杨丽华正与大家研究抗疫英雄题材的节目,他们要将抗议英雄的故事搬上舞台广为传唱。“虽然解封了,但我们要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按照节目内容分成10人一组,分头排练。”杨丽华说。

在虎石台北大街上,摄影爱好者、146中学老师夏维江正在全神贯注地拍摄道路旁的杏花。镜头中,那一朵朵娇艳的杏花,惊艳得让人不忍眨眼!入镜的几个大妈自然而然的拉开距离,解封不放风,设防是常态!




看,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一一呈现!

在新城子大市场,记者看到,这里物资充足,货品琳琅满目。市民们正有条不紊地买菜购物。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进门扫码、测温、现绿码;购物时没了争先恐后,取而代之的是自发礼让,原来商户大喊大叫卖吆喝,如今各个面戴口罩,时不时还会拿出酒精喷壶,对环境和货物外包装进行消杀。


新城子大市场经理冯继强感叹:“我在这17年了,商户、市场和顾客如此团结还是第一次看到。”看市场工作人员每日辛苦值守,商户们纷纷为工作人员送来了口罩、酒精、方便面等,还有人偷偷为大家定了午餐;为方便饮水,有的商户特捐赠了价值近5000元的直饮水机;疫情期间,市场内没有一家商户哄抬物价,取而代之的是纷纷不加价为顾客免费送菜……“在疫情来临时,有商户甚至放下生意去小区当起了志愿者。”冯继强说,大灾大难才看清中国人的精气神。


家住于洪区,一直居家办公的道义街道的职工孙影,也恢复了开车上下班的节奏。“没想到疫情后再返岗,我的心情是如此愉悦。”孙影说,她还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终于又踏上了沈北这片热土。”再次返岗的她眼里还多了一份底气,身上添了无穷干劲。

看,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已悄然搭起!

在梧桐苑小区外面的北广场,一个售货铁皮房插上了红旗,“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字样格外醒目。多轮全民核酸检测下来,居民们早已熟知流程,大家有序前来,自觉排队。因为这里地处蒲新线沿线,除了附近居民,有些出租车司机走到这也会踩一脚,还有附近工地工人,商铺经营者,都自觉来此做核酸。“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大家说。

据了解,这里只是正良街道孝信社区的一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该社区15310人,共设了2个检测点,另一个点位在金沙星城售楼处北侧。所有检测点的设定都遵循一个原则——方便居民。拥有16个小区的晨兴社区,3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也已搭建了起来,分别设在辖区的东、中、西三个方向,且均在小区外,方便居民同时防止交叉感染。

在创客公社核酸检测点位,志愿者孙洪吉刚刚接来一位坐轮椅的、准备就医的大爷做核酸。这个26岁的小伙是一名理发师。自从疫情来临,他就冲上了抗疫一线做志愿者。看到很多社区人员头发长了,他自愿做起了大家的“托尼老师”,帮大家理发,一忙就是一整天。

发短情长,理的是头发,传递的是力量。“理发师、老师、大学生、技术工人、高级工程师……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筑起了我们抗疫防线的钢铁长城。”晨兴社区书记高云白说。

看,火热的工厂一天没停歇!

停摆的工厂是否复工?城市人的吃喝拉撒是否恢复如初?带着对未来的向往,记者又来到了工厂。在这里,他们正夜以继日把使命扛起,将梦想的羽翼迎风竖起,正化着春天之姿逐浪前行!




4月14日,在辽宁诚信食品有限公司,4条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操作着。辽宁诚信食品是地道的沈阳企业,因为是民生保障企业,生产一直没停歇。“疫情刚开始,生产原材料有库存,生产未受影响,但一周后,原料紧缺了,好在政府反应迅速,很快出台了相关举措,并上门服务,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办公室主任刘焕说。

据了解,在沈阳疫情极为严峻期间,沈北新区梳理确定涉及民生保障“五类”重点保供企业77户,采取最为严密的防控措施,切实保障了沈阳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沈阳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记者注意到该企业的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700多员工几乎全部在岗。3月31日,沈北解封后,该企业第一时间提出了复工复产申请,经查验合格,4月6日,成了首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

据了解,解封后,沈北新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4月2日,沈北新区政府区长吴军亲自深入一线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在华美畜禽有限公司,吴军现场办公,解决了其下游供货企业停工、运输等问题,保障了华美销往日本的订单按时交货;在沈北万达广场,他积极帮助企业拓展服务业态新模式……“两手抓、两手硬”,沈北新区化危为机、逆势而上,让企业转起来、物流动起来、运行快起来,推动产业发展“破茧成蝶”,激荡出新发展的汩汩动能。

看,政策的大礼包已经纷纷兑现!

政商同风雨,政府有温度。4月6日,为全力支持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困难,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沈北新区推出稳企惠民纾困“十五条”硬核举措。

包括减免房租、补贴水电气费、补贴防疫费、缓缴配套费、发放消费券、补助水田备耕、扩大税费减免等等。且每项举措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公布了具体联系人和电话。可谓用心良苦,服务到家。

看,线上招商引资正如火如荼展开!

记者采访前一天,4月13日好消息传来:22.5亿大单!亚洲首个无人生物制品生产车间落户沈北。占地140亩、总投资22.5亿元的格林生物制品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

据了解,4月6日,沈北新区就视频连线辽宁传媒学院推进辽传数字文化产业园项目线上洽谈,打造数字文化企业东北地区中心、电商直播服务中心、文创产业研究院等。

服务专班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依生生物完成2088桶原料入库;为辉山乳业提供生产物质必需品,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沈北新区在疫情下的诚意、效率和速度,为企业来沈北发展增强了信心。

市民王翔的姐姐在香港做投资生意,听说她要投资乡村旅游,王翔第一时间向她推荐了沈北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新冠疫情防控的力度,你还看不出我们大沈北的力道吗?回来投一把,也为家乡做点贡献!”王翔这样劝姐姐。

去年刚刚落户沈北的“集品无忧”超市负责人郝杰,正在拉拢老家几个兄弟来沈北投资。说起原因,他说自己是被“感染”了。他在超市例行查验行程码时,很多人边出示通行证边骄傲地说“我沈北人!”

作为全市首批解封的城区,新冠疫情重塑了沈北人的认知、行为、价值观,更让沈北人的自豪感空前高涨,继而爱沈阳、爱家乡地热情被彻底点燃。

沈阳海尔公司制造部长兼安全总监兰健说,患难见真情,疫情让大家看到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亦给了我们“信心与力量”。

英雄的人民,信任的力量,正在托起一座城。

看,育种棚里一派繁华! 

过去的收获怎样化作澎湃动力?粮食的安全如何从春耕开启?带着对春天的希望,记者深入田间,真实记录。这一行,记者看到沈北人已经把实干的种子撒进了泥土里。


正是一年春好时,好春光里春耕忙。行走在沈北新区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村民们抢抓农时忙碌的身影,耕田、播种、育苗……一幅幅农忙场景奏响了春耕生产“进行曲”。在沈北新区黄家拉塔湖村,春耕热闹场景更胜往年。村支部书记马喜军说:“今年更要大干一场,边防疫边生产!”

眼下,正是育苗的好时机,拉塔湖村共有稻田地17000亩。150亩苗床地,40万盘水稻秧,全程机械化播种育苗。截至4月14日,拉塔湖村水稻育苗工作全部完成,只待稻苗初长成。

春光不负,农时不误。据悉,为抢抓季节时令,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沈北新区疫情防控、春耕生产、美丽乡村建设三不误。截止到目前,沈北新区玉米种子到户率达97%,水田种子到户率达100%,肥料到户率达97%,农药到户率达95%,农膜到户率达100%,1.1万台套农机具已全部检修完毕,达到待作业状态。

拉塔湖村不远的高坎村种植与农机合作社、达连村种植合作社也以种植水稻为主,目前两个合作社也一切准备就绪。高坎村种植与农机合作社内,负责8200亩水稻种植的60台“大铁牛”,插秧机、拖拉机等早已检修保养完毕待命。

看,机耕地里一畦畦垄沟已翻起!


沈阳立丰家庭农场是全省最大民营家庭农场,耕种土地量46000亩,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小麦,同时加工青储。这里农机“唱主角”,16台拖拉机、11台播种机,正加足马力,热闹扮演春耕春种的农事主角。“在政府的护航之下,春耕所需物资一路绿灯,早已安全抵达。”立丰家庭农场场长刘立新欣喜地说。

同样接受了政府护航的,还有兴隆台街道的建华种业有限公司。“因为有政府保春耕政策的加持,公司经营销售情况均未受影响。”总经理石建华说,建华种业今年已销售水稻种500万斤、黄豆种150万斤。

看,这里的绿色已是春意盎然!

在沈北广阔的田野上,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在沈北尹家街道105国道旁,有一块占地1800亩建有500多个日光温室大棚的花卉种植基地——绿馨花卉基地。这里,人们正用辛勤劳作描绘出一幅幅春耕农忙图。

走进绿馨花卉基地,一棚棚油汪汪、鲜亮亮的君子兰特别惹人喜爱。勤劳的经营者晚上直播售货,白天保养花卉,或者一盆盆换土,或者线上售卖、打包邮寄。在果蔬采摘区红绿相间的西红柿爬满藤架,一处智慧农业采集器的显示屏上记录着大棚内的实时数据。育苗大棚内20余种菜苗长势良好,芹菜、生菜、西红柿等各种油绿茂盛的菜苗长势喜人。

除了大家佩戴的口罩,这里看不到疫情影响的痕迹。绿馨花卉基地创始人潘莲香告诉记者,这是政府全力“护航”春耕备耕的结果。据悉,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按时春耕,沈北新区为100余名农业专家等技术人员办理了《“两点一线”工作证明》,开辟了农业生产的绿色通道。

“感谢国家。今年我们这效益不仅没受影响,很多商户还扩大了再生产,还有新的商户在积极入驻。”潘莲香说。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大局意识是沈北人在这次疫情中最大的自我改变。

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

图片来源:沈北新区宣传部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杜星霖怒骂张纪中:约会一身臭汗,身体不如小伙还脾气大,不幸福

杜星霖怒骂张纪中:约会一身臭汗,身体不如小伙还脾气大,不幸福

头号剧委会
2025-07-07 20:27:09
男子带140多斤1角硬币兑换被拒,银行:客户无法说明来源

男子带140多斤1角硬币兑换被拒,银行:客户无法说明来源

新京报
2025-07-07 23:27:12
无人报考!多所大学面临倒闭

无人报考!多所大学面临倒闭

17谭
2025-07-07 10:38:27
学生未报清北老师解散群聊?校方通报:涉事老师已检讨并道歉

学生未报清北老师解散群聊?校方通报:涉事老师已检讨并道歉

界面新闻
2025-07-07 21:58:09
航母访港激发港人空前爱国热情,移英乱港分子搬出老掉牙的“威尔士亲王号”叫嚣,网友:有些人膝盖生根了!

航母访港激发港人空前爱国热情,移英乱港分子搬出老掉牙的“威尔士亲王号”叫嚣,网友:有些人膝盖生根了!

澳门月刊
2025-07-07 16:52:47
为什么买华为手机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3个原因很真实

为什么买华为手机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3个原因很真实

科技堡垒
2025-07-06 12:35:01
五六台救护车进高校救热晕学生,学校称“不知情”太过冷漠!

五六台救护车进高校救热晕学生,学校称“不知情”太过冷漠!

极目新闻
2025-07-07 15:53:15
拉动GDP全靠大学生消费!不管考多少分都有大学上,学费交了就行

拉动GDP全靠大学生消费!不管考多少分都有大学上,学费交了就行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7-06 10:49:57
公司差点破产!月薪8千女子挪用公款1700万,用于奢靡生活和赌博

公司差点破产!月薪8千女子挪用公款1700万,用于奢靡生活和赌博

半岛晨报
2025-07-07 20:36:19
三方交易!快船获科林斯升级4号位 鲍威尔去热火乐福李凯尔去爵士

三方交易!快船获科林斯升级4号位 鲍威尔去热火乐福李凯尔去爵士

醉卧浮生
2025-07-07 22:34:40
面对韩国二队,毫无还手之力!全场0射正,国足0-3太极虎吞6连败

面对韩国二队,毫无还手之力!全场0射正,国足0-3太极虎吞6连败

钉钉陌上花开
2025-07-07 20:54:21
中国一旅行团在意大利被洗劫一空!游客崩溃:吃饭20来分钟,1个疏忽损失惨重!

中国一旅行团在意大利被洗劫一空!游客崩溃:吃饭20来分钟,1个疏忽损失惨重!

浙江之声
2025-07-07 18:31:22
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坠楼去世,年仅54岁

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坠楼去世,年仅54岁

极目新闻
2025-07-07 20:11:09
章子怡登T杂志七月刊登面,她露齿的大笑,她脸上的小细纹很美!

章子怡登T杂志七月刊登面,她露齿的大笑,她脸上的小细纹很美!

观察鉴娱
2025-06-25 09:53:43
贵州失联女大学生已找到!死状惨烈,更多内幕被扒,死因很蹊跷

贵州失联女大学生已找到!死状惨烈,更多内幕被扒,死因很蹊跷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7-07 16:22:33
青岛大学宿管大爷热死:住小屋没空调,8个月没发工资,校方通报

青岛大学宿管大爷热死:住小屋没空调,8个月没发工资,校方通报

娜乌和西卡
2025-07-07 08:55:02
记者采集涉天水铅中毒事件74份血检报告:70人血铅超标,正常的4人均未就读褐石培心幼儿园

记者采集涉天水铅中毒事件74份血检报告:70人血铅超标,正常的4人均未就读褐石培心幼儿园

极目新闻
2025-07-07 11:51:04
两年5.6亿美元!梅西确定加盟沙特,高层开优厚条件,赛季末离队

两年5.6亿美元!梅西确定加盟沙特,高层开优厚条件,赛季末离队

祥谈体育
2025-07-07 18:17:39
一家美国公司的失误是怎么就差点毁掉了整个中国的充电宝产业呢?

一家美国公司的失误是怎么就差点毁掉了整个中国的充电宝产业呢?

流苏晚晴
2025-07-07 18:50:30
砸了100万!三学霸不听劝,死活不报清北,班主任解散群事件后续

砸了100万!三学霸不听劝,死活不报清北,班主任解散群事件后续

振华观史
2025-07-07 20:56:22
2025-07-08 08:19:00

头条要闻

俄前交通部长开枪自尽 遗体旁发现内政部奖励的手枪

头条要闻

俄前交通部长开枪自尽 遗体旁发现内政部奖励的手枪

财经要闻

特朗普征税函第一波:日韩25%到40%不等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特斯拉股价大跌6.8%,马斯克再陷政治漩涡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游戏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房产要闻

容积率1.0,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块地!

国外玩家热议:哪款游戏的战斗系统最爽?

夏天别总穿黑色长裤,试试这几款过膝长裙,轻盈舒适还优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