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盛京坚守】“急”流勇进中的“疫”线盛京急诊人

0
分享至

沈阳疫情为整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却丝毫没有停下盛京急诊人忙碌的脚步。面对因疫情变化而激增的急诊就诊患者,在已加派多科室人员增援的情况下,医院各院区的急诊科依旧在持续满负荷运转着。作为医院抗疫的第一道防线,急诊接诊量的激增随之而来的便是疫情传播风险的持续增大。

如何在抗击疫情与救治生命的双重战场中保证防疫有力、救治有序,“急”流勇进的盛京急诊人们正在用每一天默默坚守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这份使命的答卷……

满负荷运转 承担辽沈地区更多的医疗救治量

疫情之下,医院没有了往日的人潮涌动。但急诊科依然像往常一样忙碌,甚至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为保障辽沈地区百姓的正常就医需求,疫情以来,医院各院区的急诊科持续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就诊患者量激增,尽管医院已加派多科室人员增援,但急诊科救治压力依然巨大。



为确保来院患者尤其是较多的重症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急诊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就像上紧了发条,全神贯注、眼疾手快,紧张却有序地忙碌在医院急救的烽火前线。


严把急诊预检分诊关口 守住抗“疫”最前哨

急诊接诊量的激增随之而来的还有疫情防控的挑战。



急诊是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但由于环境相对密闭、人流量大、易感人群集中,大量的就医患者让急诊科成为了新冠肺炎传播的高危场所。面对这种情况,盛京急诊人们严守岗位、未曾懈怠。



急诊预检分诊严防死守,严格按照医院规定执行“一医、一患、一家属”,尽量减少人群接触、避免感染;对每一位患者及陪护人做好信息登记工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急诊分诊台、医生诊台和护士处置室,三个关卡加大力度检查患者的体温、24小时核酸报告、行程码和健康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流调,还有随检人员巡视检查。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那便是守住急诊,便是守住了医院抗“疫”的最前哨。

优化急诊就诊流程 第一时间抢救急危重症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当前更是如此。

急危重患者送来急诊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进行如紧急条件下气管插管、床旁血滤、心脏超声检查等等……而疫情期间无疑增加了抢救难度及感染风险,但即便有暴露的风险,当急危重症患者前来就诊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首,严格执行国家卫健委要求,着力保障百姓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人群的生命安全,在严控院感风险的前提下,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急救。




在预检分诊旁设有独立的急诊“发热隔离区”,对于待排除的需要急诊手术以及其它特殊处理的急危重症患者,会先收治到此区域边排查边抢救。

同时,按照国内“三区四级”标准,急诊科建立了急诊预检分诊分级系统,根据患者的诊断、生命体征等指标对患者进行自动分区分级,更加合理安排急诊患者就诊顺序,优化急诊就诊流程,确保危重和重症患者能够第一时间进入抢救室救治。

在医院领导的组织协调以及各科室的有序配合下,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周转也不再困难,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被收入院治疗,以保证有更多的床位给其他需要救治的患者,为百姓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严格落实防疫制度 演练培训常备不懈

疫情来临,防护是重中之重。


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在急诊科视察工作时要求,希望奋战在急诊一线的医务人员能够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决完成各项救治任务的同时,切实加强自我防护,守护好百姓也守护好自己,共同努力打赢这场战“疫”。医院急诊科积极响应医院部署及要求,坚持实时传达与落实院内防疫工作制度,坚持宣教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为杜绝院内感染,做出了表率。

疫情以来,急诊科医护人员及第三方人员防护级别从一级防护级别升到二级防护级别,正确实行手卫生,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科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空气消毒,隔离区域物品,专区、专人、专用,病人转出后严格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科室全员不间断进行培训以提高院感防护知识。科室医护人员、护理员、保洁员、护工进行全员培训,不落一人,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严把急诊关口;科室为能有效的穿脱防护服,除每天进行培训外,还推选优秀范例录制成视频供大家学习。



与此同时,急诊科还组织了预案演练,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对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接诊处理流程,以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提高实战应急能力。

疫情无情人有情 医疗永远有温度

隔离新冠病毒,但不隔离爱与责任。

疫情发生以来,为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交叉感染,急诊的EICU病房暂时取消了家属探视。为了安抚住院病人与家属的情绪,医护人员不断的通过多种方式向家属交代病情,帮助重症患者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


急诊科还临时开设了“战疫小课堂”,利用大屏幕、宣传展板等形式宣传新冠肺炎的特点及防控措施,教授大家呼吸礼仪,督促患者及家属正确实施手卫生,检查戴口罩等情况,提醒大家面对疫情莫产生轻视心理。


与此同时,为了能让留观患者和家属吃饱饭,在医院计算机中心、餐饮中心等部门大力帮助下,急诊科为留观患者及家属及时提供了订餐服务,让患者在看病的同时也不饿肚子,更减少了外出订餐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盛京急诊人这支队伍始终站在医院的最前线,无所畏惧、奋力抗战。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曾派出百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襄阳等抗疫一线;曾圆满完成各种赛事保障、疫苗注射及其他保障任务;曾支援医院核酸采集、预检分诊等工作……他们始终用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曾许一诺不悔,纵轻生死无改。面对风雨,盛京急诊人始终信念坚守,无惧、无改!

供稿:急诊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扶林真敢说,揭开李某耍大牌真相,唐国强也被投诉到中央不让演

王扶林真敢说,揭开李某耍大牌真相,唐国强也被投诉到中央不让演

橘子大娱社
2025-07-03 20:15:03
“妈妈,今天用不用洗头”原来是全国统一的,网友:妈妈、妈妈…

“妈妈,今天用不用洗头”原来是全国统一的,网友:妈妈、妈妈…

悠闲历史
2025-06-30 14:32:42
南航机长伤人跳楼后续:他,是怎么被系统“绞杀”的?

南航机长伤人跳楼后续:他,是怎么被系统“绞杀”的?

占理儿
2025-07-04 14:47:40
贝克汉姆父子反目成仇!94克拉失传钻石碾压婆婆!豪门婆媳白热化

贝克汉姆父子反目成仇!94克拉失传钻石碾压婆婆!豪门婆媳白热化

深析古今
2025-06-11 12:59:08
老兵穿烂军装坐飞机被富婆讥笑,落地后百人列队迎接,吓得富婆发抖

老兵穿烂军装坐飞机被富婆讥笑,落地后百人列队迎接,吓得富婆发抖

萧竹轻语
2025-07-03 20:01:52
从发现到击落仅需6秒,中国武器连下21架无人机,美军沉默了

从发现到击落仅需6秒,中国武器连下21架无人机,美军沉默了

胖福的小木屋
2025-07-04 15:33:34
2025年养老金调整在即,关键时间点,四川公布关于一条养老金消息

2025年养老金调整在即,关键时间点,四川公布关于一条养老金消息

兴史兴谈
2025-07-04 14:10:38
美对越转运商品征40%关税,若完全实施,部分企业离破产不远了?

美对越转运商品征40%关税,若完全实施,部分企业离破产不远了?

王五说说看
2025-07-04 16:11:50
沪指涨幅扩大至1%,逼近3500点关口

沪指涨幅扩大至1%,逼近3500点关口

澎湃新闻
2025-07-04 13:51:08
被人遗忘的电影大亨向华胜:独宠张敏9年,64岁病逝无子女送终

被人遗忘的电影大亨向华胜:独宠张敏9年,64岁病逝无子女送终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7-03 03:30:13
36岁倪妮,面相变了,事实证明,4年前张艺谋的忠告,拉了她一把

36岁倪妮,面相变了,事实证明,4年前张艺谋的忠告,拉了她一把

逍遥史记
2025-06-13 15:48:39
俄罗斯地缘战略重大失败,阿塞拜疆公开内幕消息,力证普京在撒谎

俄罗斯地缘战略重大失败,阿塞拜疆公开内幕消息,力证普京在撒谎

忠诚TALK
2025-07-03 16:49:48
39岁博士失业送外卖?马化腾:什么都没错,唯一的错是我们老了!

39岁博士失业送外卖?马化腾:什么都没错,唯一的错是我们老了!

风起讲堂
2025-06-22 08:33:55
她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女人,也是最快成为首富的女人。

她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女人,也是最快成为首富的女人。

流苏晚晴
2025-06-29 20:16:50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任紀煙
2025-06-10 20:16:18
逆风蓄力,耐克等待反转

逆风蓄力,耐克等待反转

36氪
2025-07-04 15:07:19
原来王菲和李亚鹏的婚姻这么憋屈?婆媳,天价纠纷,王菲的牢笼啊

原来王菲和李亚鹏的婚姻这么憋屈?婆媳,天价纠纷,王菲的牢笼啊

联友说娱
2025-06-07 09:55:15
天气预报丨今天重庆最高气温40.4℃!降雨降温或在这一晚

天气预报丨今天重庆最高气温40.4℃!降雨降温或在这一晚

上游新闻
2025-07-04 18:40:02
韩红驰援贵州天灾名单曝光后,恶心一幕上演,聂远发声也被拖下水

韩红驰援贵州天灾名单曝光后,恶心一幕上演,聂远发声也被拖下水

跳跳历史
2025-07-03 16:11:13
上海周末冲击39℃顶峰,“退烧救兵”来了?!菲律宾北部一台风胚胎或发展为4号台风丹娜丝,下周有望缓解申城高温

上海周末冲击39℃顶峰,“退烧救兵”来了?!菲律宾北部一台风胚胎或发展为4号台风丹娜丝,下周有望缓解申城高温

东方网
2025-07-04 16:34:42
2025-07-04 20:47:00

头条要闻

反对"大而美"法案 马斯克呼吁全面公布爱泼斯坦文件

头条要闻

反对"大而美"法案 马斯克呼吁全面公布爱泼斯坦文件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时尚
亲子
家居
手机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中年女人夏天别瞎穿,这三招让你减龄不扮嫩,收获满满的夸赞

亲子要闻

全球首例洛拉替尼治疗晚期ALK阳性NSCLC孕妇成功产子,华西多学科团队应对临床挑战,彰显医学人文关怀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手机要闻

Q2手机市场份额出炉:华为第一,苹果增长,vivo出货量第二却遇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