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刚刚,沈阳公布最新疫情防控情况!持续加大密接排查和管控力度!

0
分享至

2022沈阳疫情发布系列报道

3月9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贺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作新闻发布。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贺燕作新闻发布

2022年3月8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系3月7日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新增1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系3月6日诊断的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已在3月6日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月6日、7日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月8日例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市卫生健康委立即调派120负压急救车将其闭环转运至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组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全市疫情防控体系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按照市防指要求,进一步加强应急指挥和组织调度,迅速落实重点人员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疫点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传播和外溢。

二是持续加大密接排查和管控力度。市区两级卫健、公安、工信部门协调联动,科学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继续加大对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接排查追踪、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及不在沈人员信息横传等工作,第一时间落实转运、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做到应隔尽隔,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三是持续强化社会面管控。继续加大宾馆、旅店、民宿等住宿场所入住人员排查力度,严格执行住宿场所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报告等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餐饮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医疗机构、民政服务机构、交通场站、交通工具等各类公共场所或点位,也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佩戴口罩、环境清洁、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确保我市公共卫生安全。

四是扩面开展核酸检测。沈河区、大东区于3月7日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截至3月9日15时,累计检测130.53万人(其中沈河区64.04万人、大东区66.49万人),结果均为阴性;开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核酸检测工作,截至3月9日15时,累计检测141.41万人(其中教职工19.69万人、学生121.72万人),结果均为阴性;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地铁、快递、医疗机构、运输等重点行业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工作,累计检测104万人,结果均为阴性。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作新闻发布

2022年3月8日0时至24时,我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系昨日通报的感染者3转为确诊病例(轻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疫情基本情况

感染者11:系某公司职员,为感染者1、2的同事,3月5日上午共同开会,全程未佩戴口罩,中午共同午餐,3月6日12时作为密切接触者被转运至市级隔离点汉庭酒店(中街市府广场店)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月6日、7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月8日例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工作情况

一是继续深入排查各级密切接触者,及时落实各项管控措施。依据流调结果及感染者行动轨迹,结合大数据等手段,全力保证各级密切接触者追踪到位、及时纳入管控,应隔尽隔、不漏一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截至3月8日24时,累计管控了4例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所关联的密切接触者272人,除9人阳性外,其余263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次密切接触者686人,653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结果待报。均已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二是继续科学划定疫点,实施终末消毒。截至3月8日24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感染者的行动轨迹,累计划定疫点55个,已完成51个疫点的终末消毒,累计完成终末消毒面积达20496平方米。

三是继续加强风险人群管控。对11个阳性感染者涉及的相关风险人群采集咽拭样品982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健康提醒

当前,全球疫情持续高发,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强化落实“四方责任”,严格域外来(返)沈人员排查管控。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请与已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有时空交集人员立即主动向社区报告,配合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要密切关注国内各地疫情动态,请继续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及有病例报告地区旅行或出差,不跨省区市参加大型培训或会议。域外来(返)沈人员在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辽事通绿码的基础上,需在抵沈后24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广大市民朋友还要进一步提升自防自控的意识,提升自我防护的能力和水平。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正确配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在公共场所还要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不聚会、不聚餐。如有发热、咽痛等身体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日常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与管理,就是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贡献!

发布会现场

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问:沈阳市目前核酸检测能力是怎么样的?外地来返沈人员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

答:目前,全市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97家(其中第三方检测机构16家),日检测量达到了31.35万管。

因疫情防控需要,省内外来(返)沈人员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沈后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备,并在24小时内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同时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省内外来(返)沈人员可直接在火车站、机场、高速口、客运站设置的免费采样点现场实施核酸检测,或出站后到目的地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

问:疫情防控期间,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那么如何让市民认识到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口罩戴与不戴在保护个人健康上有何差别?

答:冬春季节交替,天气寒冷、病毒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降,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预防传染病最简单、性价比最高,也是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公众交叉感染、保障广大市民朋友身体健康最方便、最经济的有效措施之一。现阶段,除在居家环境中,或者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地方和户外运动时可以不佩戴口罩,其它地点均应戴好口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可以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口罩戴与不戴,差距是非常大的。虽然,佩戴口罩不能保证你不被感染,却可以降低你和他人被感染的几率。曾经有研究数据表明,当你和新冠病毒感染者近距离接触时,如果你不戴口罩,新冠病毒感染者也不戴口罩,那么传染概率会高达到90%;如果你戴口罩,新冠病毒感染者不戴口罩,传染概率会达到30%;如果你不戴口罩,新冠病毒感染者戴上了口罩,传染概率会降为5%;如果你和新冠病毒感染者同时戴口罩,传染概率会降到1.5%,如果你和新冠病毒感染者同时戴上口罩,并且有效防护距离达到1.8米以上,那么传染概率会降为0%。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广大市民朋友养成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的好习惯尤为重要,科学正确佩戴口罩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最好保护。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被坑4.9亿!交了100多个男性朋友的史玉柱,处处都是江湖烂账

又被坑4.9亿!交了100多个男性朋友的史玉柱,处处都是江湖烂账

毒sir财经
2025-06-22 18:50:00
王毅外长的欧洲之行,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跟欧洲打交道的方式变了

王毅外长的欧洲之行,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跟欧洲打交道的方式变了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07 11:00:03
杨受成,香港最后一个“赌神”的破产倒计时

杨受成,香港最后一个“赌神”的破产倒计时

正经污君
2025-07-05 10:47:38
青岛大学回应“宿管大爷离世后装空调”:两者并无关联,之前既定计划

青岛大学回应“宿管大爷离世后装空调”:两者并无关联,之前既定计划

极目新闻
2025-07-07 12:37:04
39℃!家长给教室运冰自救!网传公厕却开空调,教育局回应扎心

39℃!家长给教室运冰自救!网传公厕却开空调,教育局回应扎心

教育人看世界
2025-07-05 22:18:39
13年前男孩扶人被讹百万,老太发誓“骗人死全家”,后来成真了吗

13年前男孩扶人被讹百万,老太发誓“骗人死全家”,后来成真了吗

校长侃财
2025-02-14 11:50:00
杨开慧遇害后其实并没死,连毛泽东也不知道,直到70年代揭开秘密

杨开慧遇害后其实并没死,连毛泽东也不知道,直到70年代揭开秘密

南书房
2025-07-04 15:40:03
石破茂对美喊话:我们不一样

石破茂对美喊话:我们不一样

上观新闻
2025-07-06 20:31:12
男子在家门口用杀虫剂杀死“蟑螂” 邻居:这是我养的宠物螳螂 经调解赔偿400元 专家:确实有宠物螳螂品种

男子在家门口用杀虫剂杀死“蟑螂” 邻居:这是我养的宠物螳螂 经调解赔偿400元 专家:确实有宠物螳螂品种

闪电新闻
2025-07-06 11:46:46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中国城市变得越来越绿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中国城市变得越来越绿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9:54:09
佩通坦上任首日,猛烧三把火,泰国政坛炸开了锅

佩通坦上任首日,猛烧三把火,泰国政坛炸开了锅

智观科技
2025-07-07 00:19:09
风流成性,连25岁女星也不放过!这一次没人能救得了72岁的曾志伟

风流成性,连25岁女星也不放过!这一次没人能救得了72岁的曾志伟

温读史
2025-07-07 16:25:02
A股:不必再猜了,明天周二的走势注定超乎想象,只会这样走

A股:不必再猜了,明天周二的走势注定超乎想象,只会这样走

悠然安晴
2025-07-07 12:28:5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张杰曝光鹿晗真实人品,难怪他是内娱顶流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张杰曝光鹿晗真实人品,难怪他是内娱顶流

TVB的四小花
2025-07-07 07:40:13
上海“最险匝道”,事故频发!弯势近180度,车主:车子突然失控

上海“最险匝道”,事故频发!弯势近180度,车主:车子突然失控

上观新闻
2025-07-07 12:06:23
骑士官方:朗佐-鲍尔正式加盟球队

骑士官方:朗佐-鲍尔正式加盟球队

懂球帝
2025-07-07 03:08:18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可能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可能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巢客HOME
2025-04-07 18:24:52
王晶不再隐瞒!曝料17年前“艳照门”内幕,原来陈冠希竟是受害者

王晶不再隐瞒!曝料17年前“艳照门”内幕,原来陈冠希竟是受害者

清游说娱
2025-06-17 09:46:07
全班48人,46人过600分,班主任被教育局约谈,结局令人意外

全班48人,46人过600分,班主任被教育局约谈,结局令人意外

五元讲堂
2025-07-02 10:36:58
音乐教授携带贝斯坐地铁被拒 广州地铁回应

音乐教授携带贝斯坐地铁被拒 广州地铁回应

新快报新闻
2025-07-07 11:08:11
2025-07-07 17:15:00

头条要闻

印方称中国对印度使用"借刀杀人"计谋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印方称中国对印度使用"借刀杀人"计谋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外卖大战补贴升级:能持续多久?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具身机器人,还不如一个“Labubu”?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艺术
家居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传荣耀考虑推出小尺寸安卓平板 与小米和联想竞争?

手机要闻

暑期折叠屏最优解!华为Mate X5体验全拉满,现在还可享购机优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醺光伴读 品质兼顾实用

军事要闻

加沙停火首轮间接谈判无果而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