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略过,在城市的沧桑足迹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更迭。唯独不变的,就是脚下的土地,承载着每一代人的记忆,无声见证着城市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为核心的“高精尖缺”人才向铁西汇聚,正如曾经伴随着工厂中传来的机器声,在每个路口奔走骑行的老铁西人一样,新生代的铁西人为这片土地的振兴,一直努力着。
《铁西·时光》摄影大赛佳作连展第五期,看光影中的铁西人向新时代奋进。
铁西,城市发展有速度
在铁西,一座座美丽的建筑崛起于广阔天地间,一个个工程项目密布在产业新区,一个个城市交通建设项目在棋盘上落子如飞,一件件惠民实事的落地落实,不断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作者:刘东燎《绿色生活区》
作者:王玉光《开发大路·超级月亮》
作者:王剑英《村里的楼房-新农舍》
作者:刘东燎《西峡谷冬韵》
作者:李冠楠《浑河西峡谷--鸟类乐园》
作者:王世勇《奉天工厂》
作者:张濛濛《记忆》
作者:范慈航《奉天工厂》
作者:张芳《红梅文创园》
作者:商雪《凤凰涅槃》
作者:田媛《工业博物馆的角落》
作者:王玉山《交流》
作者:孙晓彦《瞬间》
作者:武迎秋《工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作者:王凤平《博物馆》
作者:左小妍《铁西印象》
作者:王景秋《美丽的卫工明渠》
作者:张婧祎《阳光明媚的铁西工业园》
作者:马楠楠《铁西记忆》
作者:李红《地铁大厦》
作者:徐军《城建升级后的卫工河畔》
作者:马妍《云》
作者:王艳华《捕捉美的瞬间》
作者:吴光好《没有风景不回家》
作者:周凤兰《劳动公园换新装》
作者:王琦《欣欣向荣》
作者:黄春刚《夕阳下的荷花》
作者:杨睿《秋色》
作者:王田庆《晨光映福地》
作者:李向前《初秋的铁西森林公园》
作者:隋馨慧《湖上春来似画图 一半勾留是此湖》
作者:姜露《万象更新·西霞华夜》
铁西,人民生活有温度
对于铁西区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管理,就是处处以百姓需要为出发点。铁西区在细节上追求尽善尽美,确保城市运行更有序、更安全,城市空间更亮丽、更温馨,在“咔嚓一瞬”的光影记录中,一个“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新铁西已露出芳容。
作者:王怀君《运动音符》
作者:胡树梅《快速路的美容师》
作者:沈盛章《整齐方便的共享单车》
作者:沈盛章《少先队在奉天工场活动》
作者:张诗尧《文化新生红梅文创园》
作者:王威威《劳动者》
作者:沈盛章《宝马工厂外籍员工家属假日游玩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
作者:王玉光《未来》
铁西,奋进发展有力度
“东北振兴看沈阳,沈阳振兴看铁西。”从工业文明时代装备制造的“优秀生”到生态文明时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铁西区将全面激发“争、抢、拼”的昂扬斗志,迅速干起来、跑起来、冲起来,勇立潮头、勇往直前、勇当先锋。
作者:杨红《工地自拍》
作者:杨红《希望》
作者:张安田《工匠精神》
作者:薛国仲《中车人的风采》
作者:尚峰《党旗下的校长们》
作者:蔡敏强《机车时代》
作者:王玉光《沈鼓劳模耀中华》
作者:程云鹏《沈鼓集团电焊工》
作者:孙奇《绿色工厂,绿色制造》
作者:陈海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作者:杨靖岫《盾构机出口比例创历史新高》
作者:姜枫程《建党百年 铁西夜景》
作者:周媛媛《午林风声》
作者:庞斯文《红梅走进新时代》
作者:尚悦《舞龙》
在数百年的发展长河中,变化的是铁西区的面貌环境、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不变的是铁西区的温情与大爱。让我们共同用光影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蝶变,将铁西区的美好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