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保证常态化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放射诊疗工作质量和安全,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卫生健康监督部门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开展了全面的监督检查。
医学影像诊断是通过X射线、磁共振(MRI)、超声等检查获得的影像对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其中X射线检查因具有放射性,属于放射诊疗活动,常见的X射线诊疗设备有CT、DR、乳腺机、牙科全景机、口腔CT机和牙片机等。
因为X射线不当照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所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放射诊疗场所、操作规范及个人防护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外要求有“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有“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工作指示灯。在采用X射线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必须严格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医疗照射正当化”原则,就是说在没有其他替代方法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而且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照射,尤其对孕妇和儿童更要慎之又慎;二是“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就是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在满足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照射范围,对与照射部位临近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如:眼晶体、甲状腺、性腺等,通过穿戴铅帽、铅围脖、铅围裙、铅衣等个人放射防护用品为患者进行防护,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如果确实需要陪检,也要对陪检者进行防护。
对影像诊断中心我们首先要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要求在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点,对患者和陪检者进行扫码、测温、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问询;对候诊大厅、放射线机房等部位的空气、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地面以及诊疗设备表面进行消毒,由于CT检查是新冠肺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很可能通过CT检查发现确诊病例,所以CT机房及设备的消毒尤为重要;对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进行收集、转运、暂存及处理。其次检查机构及人员资质,影像诊断中心开展放射诊疗必须取得两个许可证,一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登记”医学影像科”的诊疗科目;二是《放射诊疗许可证》,使用的全部放射诊疗设备均应登记在册;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应为医学影像专业的医师或技师。另外检查设备、人员及诊疗活动的管理,要求放射诊疗设备及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放射工作人员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开展放射诊疗时为患者和陪检者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
在日常监督中,我们积极帮助影像诊断中心发现问题,排查隐患,指导其立行立改,并落实整改到位。同时,将普法宣传、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相融合,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2年1月21日